亲嘴脱内衣内裤摸屁股,!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宅男,人间水蜜桃MAC923,蜜臀av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中國經濟時報:冀中能源:打造國企新樣板

發布時間:2019-08-28 23:58:01 冀中能源
稿件來源:《中國經濟時報》頭版
瘦身健體 改革提速
冀中能源:打造國企新樣板 
 
       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三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解決國有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將其定位為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定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客觀要求。

       剛剛閉幕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明確指向——“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毫無疑問,在國際市場資源配置中謀求主導地位、在全球產業發展中謀求話語權和影響力將成為眾多國企的歷史新課題。而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交好“辦社會職能”的接力棒、實現輕裝上陣是國有企業不可逾越的關鍵環節。
       在“2019年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承擔‘三供一業’相關費用”的頂層設計下,去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工作全面鋪開。河北省將此項工作作為其改善“三個環境”,特別是改善營商環境的著力點之一,與各市政府簽訂了2017年度工作任務責任書,“三供一業”移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截至目前,省屬國有企業已經完成總量的60%。其中,位居中國七大億噸級煤炭企業之列的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冀中能源”)走在了前列,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該集團“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正式合同簽約率完成了總任務的99%。
       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被業內稱為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中的難點、重點和突破點。任務量占河北省屬國有企業三分之一強的冀中能源如何在短時間內有了突破性進展?在國企改革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哪些經驗?
       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趕赴冀中能源進行實地調查采訪,發現了獨具特色的“轉換思想是前提,政策是保障,職工理解是基礎,地方政府重視是關鍵,創新措施是重點”的冀中能源“三供一業”移交新模式。
       國企新樣板的“老負擔”
       冀中能源自2009年重組華北制藥以來,進入多元發展軌道,特別是進入“十三五”之后,企業加快供給側改革,轉型發展提速,形成了以煤炭為本業,現代物流、醫療健康、裝備制造等多極支撐,多業態競相發展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當前,集團資產規模達到2197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2217億元,旗下300個單位遍布全國11個省區市,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
       據了解,企業不僅保持了全國煤炭行業前三位置,還連續6年躋身世界500強,目前位列第320位;在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以2216.5815億元營收排名第69位。
       可見,冀中能源具有“培育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潛質。按照冀中能源集團最新的發展戰略,冀中能源將打造產業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打造國企新樣板,成為河北經濟調整的頂梁柱,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中勇于擔當、有所作為。
       在企業轉型升級加速跑的過程中,以及新戰略的考量下,“三供一業”移交工作成為橫在這條賽道上的現實難題,盡管有國家政策的助力,但如何在規定時間“交得出、交得全、交得好”,的確考驗著企業管理者的智慧。
       據本報記者了解,冀中能源社會包袱不僅沉重,而且情況非常復雜,旗下14家子公司(含煤炭設計院)中就有8家子公司需要進行“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分布在邯鄲、邢臺、石家莊、張家口4市20個縣區,涉及77個社區,153098戶居民、2.47億元資產、4770名在冊職工。而且這些社區大部分為獨立工礦區,地處偏遠、人員較多、設施陳舊,歷史欠賬多。
       2016年4月,河北省政府原副秘書長楊國占履新冀中能源董事長、黨委書記。上任不久,他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抓好“去產能、分離企業辦社會、提質增效”三項重點工作。并把“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作為集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使其成為企業瘦身健體、體質增效的關鍵一步,始終親自推動督導。他深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此項工作的安排部署將對企業發展帶來歷史性的影響,冀中能源的轉型崛起必須抓住這一重大政策機遇,交好“社會職能”的接力棒、輕裝上陣,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
       創新體制機制 打開改革新局面
       在本報記者調查采訪過程中越發感到,企業管理層特別是一把手的重視程度對“三供一業”移交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用楊國占的話說:“一把手要上手,不然不好辦。”
       冀中能源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張汝海說:“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涉面廣、基礎條件各異的復雜情況,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出馬,跟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溝通談判;集團與子公司簽訂目標責任狀;每周一下午雷打不動進行‘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調度協調,強力推動此項工作高質量前進。”可見冀中能源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據介紹,2016年集團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總經理每周一次視頻調度,每月一次現場調度。從集團到各子公司、各社區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建立周調度、月總結、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層層簽訂責任狀,堅持“應交盡交、能交盡交、不留死角、不留尾巴”的指導思想,細致排查摸清“三供一業”各類底數,登記造冊,最后按照“主動推進、規范操作、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和各子公司實際情況,制定了2016-2018年“三供一業”整體分離移交方案。

       “去年,國家出現政策信號后,我們就未雨綢繆、提前準備,開始啟動基礎信息采集、財務數據整理、資料圖紙匯總、維修改造費用測算等基礎性工作。”冀中能源集團企業管理部部長邱玲告訴本報記者,“不等不靠,政策執行主動,早動手、早部署,冀中能源‘三供一業’分離工作加速推進。”
       實踐中,冀中能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的流程大體有三大環節:第一,由企業與政府簽訂分離移交協議,協議中明確交割日,之后,企業就從“三供一業”中全部退出;第二,由政府對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的職能、機構、資產、人員進行接收,再指定水電熱三大運營公司及國有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第三,水電熱運營公司及物業公司按照政府指令全部接管,對各礦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進行維修改造。在這其中不難看出,企地雙方分離移交協議的簽訂是決定性環節。
       正是有了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推動,并制定嚴密規范的工作機制和程序,冀中能源工作推進順利。
       3月份,井礦集團率先與井陘礦區政府簽訂《“三供一業”整體移交正式協議》,為河北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樹立示范榜樣。
       5月底,邢礦集團根據自身“三供一業”的特點,在邢臺市第一家簽署完成分項的供水、供熱分離移交正式協議,此后于7月1日同邢臺市水業集團、熱力公司完成了供水、供熱資產的交接和職能的轉移,成為河北省第一家率先完成“三供一業”分項分離移交交割的國有企業。
       7月初,張礦集團與企業駐地張家口市下花園區政府簽訂協議,啟動涉及3064戶職工家屬的供水、供氣(供熱)、供電及物業管理“三供一業”職能移交工作。
       8月11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礦集團與邯鄲市峰峰礦區政府簽訂正式協議,該區域內18個單位、涉及6.24萬戶、18萬余人的職工家屬的供水、供氣(供熱)、供電及物業管理等啟動移交。
       9月12日,冀中能源邢臺礦區的葛泉礦、章村礦、顯德汪礦4個職工家屬區5058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正式啟動;同月,邯礦集團與其他區縣政府分別達成一致并簽訂了正式移交協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邯鄲市峰峰礦區,它承擔著峰峰集團17個社區、邯礦集團1個社區共62377戶居民分離接收任務,占邯鄲地區總任務的56%,在冀中能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涉及的20個區(縣)中戶數最多、體量最大、任務最重,冀中能源自始至終將峰峰礦區接收“三供一業”作為全集團的工作重點,重點督導。
       8月11日,峰峰集團、邯礦集團與峰峰礦區政府舉行了“三供一業”移交簽字儀式,冀中能源分離移交任務完成率增加42%,總分離移交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為峰峰集團、冀中能源乃至邯鄲市、河北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打開了新局面。峰峰集團副總經理成光星向本報記者感慨稱:“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及計劃經濟體制等客觀原因,峰峰集團從成立之初就無奈推行‘企業辦社會’,幾十年的難題在如此短時間內解決,非常不容易。”
       河北省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國資委副主任李光表示,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礦集團與峰峰礦區政府“三供一業”移交正式協議簽訂,對企地雙方意義重大。尤其對冀中能源而言,取得了兩大突出成績:一是在全省率先簽訂了整體移交協議,二是探索解決了獨立工礦區的分離移交難題。
       地方政府敢擔當 成就分離加速度
       井礦集團、邢礦集團、峰峰集團……為了進一步尋找冀中能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迅速推進的“密碼”,本報記者深入其中任務量較重的幾家子公司進行了細致調研,參與者的一致共識是,地方政府講政治、顧大局、有責任、敢擔當構成了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關鍵點。
       本報記者趕到峰峰集團實地調研采訪時,趕上了該集團通二社區管理處“供水”職能的正式交割,親身體驗到了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之速的關鍵所在。“從6月份開始,我們‘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進入了快車道,速度之快、勢頭之猛得益于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和關愛。作為獨立工礦區,我們的困難很多,走到現在非常不容易。今天正式交割后,我們依然要懷著感激的心情,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細致的工作,拿出大企業的歷史擔當,協助礦區水利局把交割工作做好,實現‘交得出、交得全、交得好’的目標。”這一邊,峰峰集團企業管理部副部長申建民道出了企業層面解決這一歷史難題的真誠態度。
       另一邊,峰峰礦區水利局副局長顧建軍也表達了當地政府對接收“三供一業”職能的政治站位:“區委區政府提出站在戰略合作的高度對待這項工作,既是落實國家政策,又是為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企地合作打好基礎,要求我們主動對接、主動入駐。我們也感到峰峰集團各級部門不是把‘三供一業’工作當皮球踢、當包袱甩,而是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完成這項工作,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境界,以更高的標準和質量搞好這項工作,把這項民生工程搞好,把這個接力棒接好,做到‘接得住、接得穩、接得好’。”
至此,通二社區“供水”職能實現了責任主體、財務票據、管理模式的轉換。顧建軍還說,在交割穩定期,峰峰礦區水利局將保證水價穩定、供水模式穩定、人員主體穩定,不給老百姓造成困惑和負擔,穩妥推進這項民生工程。同時,在移交改造過程中將優化管網設計,搞好備用水源地建設,按照水利部要求完成工程改造,真正實現接得穩,接得好。
       企地雙方代表在交割儀式上的一番肺腑之言是冀中能源與河北地方政府推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一個剪影,也對“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推動之速作出了最佳詮釋。
       用企業的話說,這好比兩個人“談對象”,有一方不情愿都不行,必須要互相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國企剝離社會職能的難點在于可能將一些社會矛盾與經濟負擔傳遞給地方政府,政府層面接收意愿不強。而此輪改革中,盡管黨中央、國務院在頂層設計上已經給予了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但任務量和后期維護運營的資金壓力對地方政府而言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張汝海稱:“企業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只是占整個分離移交工作的50%,剩下的50%主動權在政府,如果接收方不接收,這項工作的結果就歸零。客觀地說,盡管面臨諸多難題,而且各地情況各不相同,但是河北省各級政府,比如邯鄲、邢臺、石家莊、張家口等市縣,都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站在改革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的高度,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快速發展創造條件,健全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力推動此項工作。”
       河北省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企業改革改組處王大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三供一業”移交工作,移交方和接收方同時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是前提。“河北省是‘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任務大省,在全國33個入統省份中位列前十,任務繁重,分離移交任務涉及80多萬戶;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分布在13個市區,市、縣、鄉三級政府都涉及其中,還有獨立工礦區;地方政府工作量很大,短期內負擔較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組織改造,因此,地方政府對這項工作的思想認識、理解高度是具體工作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王大瑋說,“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此項工作,去年省政府專門成立了全省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專項領導小組和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副省長任組長,省國資委主任任副組長和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組織開展任務摸底,制定工作方案,出臺全省政策意見。省國資委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還組織了專題培訓,由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帶隊在全省進行了多輪督導??傊涍^大量細致深入的工作,各級政府對這項工作逐步轉變了思想,并有了清晰的認識。”
       王大瑋說,為了如期完成這項改革工作,省政府將其納入了對地方政府的考核,與十一個設區市和兩個省直管縣一一簽訂了工作任務目標責任書,定調為一把手工程,要求各市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周密組織實施、嚴格責任落實、確保完成目標任務,有效地促進了工作的推進。
       例如,為順利完成“三供一業”分離工作,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了“三供一業”接收領導小組,先后在財政局、政府辦設立辦公室。成員涵蓋了政府辦、財政局、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水利局、住建局、供電公司等部門,共計抽調了50多人,成立了6個專項小組,全面對接“三供一業”接收工作,從制度、機制、人員、資金等方面全力進行保障。
       “企業的職工同是礦區的老百姓。”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區長陳珍禮表示,“我們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突出重點、周密部署,克難攻堅,快速、穩妥、有序、高效推進接受工作,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分離接受工作,為企業和礦區職工家屬交上滿意的答卷。”
       “我們與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正式建立聯系后,地方主要領導特別重視,與我們建立了零距離‘直通車’溝通機制,‘三供一業’工作可以隨時溝通,促使整體改革加速推進。”峰峰集團成光星強調。
       企地攜手 直面難題謀共贏
       “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耗時較長,其中難免遇到各類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是歷史原因形成的,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受時間、程序、政策依據等因素的制約,很難在分離移交時落實到位。正是基于雙方的良性溝通和互動,冀中能源在對接洽談過程中與所涉地方政府求大同、存小異、算大賬,重大原則性問題謀求一致,細節操作性問題另行協商,化解了矛盾、實現了順利移交。
       縱觀全國企業分離辦社會的難點重點,可能都會聚焦在五個方面:移交資金從哪來?用什么方式?移交以后“三供一業”的運行費用從哪出?企業原來為“三供一業”服務的資產和人員如何安排的?移交出去“三供一業”,職工享受的服務水平有無下降,還是上升了?
       冀中能源企業管理部部長邱玲告訴本報記者,國家對各項移交資金的申請與使用都有嚴格規定和程序,根據實際戶數來申請配套資金,并按照國家規定分步交付接收方對相關項目進行改造和維修,并且國家的配套資金只能用于改造和維修。對于實際交割過程中,有些項目移交相對容易,有些非常難,冀中能源采取的辦法就是在不違背政策的前提下,打包移交。
       在正式交割之后,“三供一業”的費用都由地方政府負擔,企業不再列支此項費用。就當前實踐的情況看,資產剝離比較容易,但是受地方編制的制約,人員大部分還難以一次移交到位,冀中能源提出來不讓一個職工失業,采取的辦法是內部消化或暫時做勞務輸出,由接收部門支付勞務費。企業的誠懇態度與周到安排,換得了職工的廣泛理解與配合。在人員的安置問題上,從各地政府情況看,接收方接收人員的意向與企業“三供一業”實際從業人數有很大差距。
       “我們將原移交企業的從業人員通過勞務輸出、勞務承包等方式,先期向接收企業轉移部分熟練程度高的從業人員,這樣既能保證地方政府接收工作的平穩過渡,又能解決移交企業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一定程度上還能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邱玲表示,“移交之后職工享受的服務水平會提高,一方面接收方會利用維修改造資金提高現有設施設備水平,另一方面市場化運營有利于競爭,透明的競爭有利于提高服務水平。當然,鑒于‘三供一業’的具體情況,也希望上級政府對接收‘三供一業’的地方政府在一定時間內在財政上給予一定支持。”
       例如,井礦集團就是在供電項目、物業項目等分項移交出現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了先打包移交礦區政府、后續由礦區政府統籌協調的工作思路。井礦集團副總經理何現平介紹:“一、三礦社區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礦區,一礦社區在主城區,居民戶數占礦區總居民的1/3;三礦社區距主城區約3公里,類似于獨立的工礦區。礦區內僅有完善的供電系統,隸屬井陘縣供電局;供水、供暖、物業暫無國有性質的專業運營機構。去年區政府面對實際現狀,責成井礦集團注冊成立物業公司,對‘三供一業’先行接收再打包移交礦區政府。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接收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決定由政府出資注冊成立‘聯興物業有限責任公司’,由該公司全面承接‘三供一業’職能、機構、人員、資產。”
       王大瑋站在河北省整體“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全局對冀中能源的諸多有益探索給予了充分肯定:“冀中能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面臨的問題多,地方政府提出的都是具體的問題,由于沒有任何現成經驗,無從下手;但是集團領導的思路清晰,解決問題的辦法多,企業積極溝通、敢于擔當,想盡各種辦法解決了這些現實難題。”
       隨著正式移交協議簽訂工作漸進尾聲,冀中能源將著力在地方政府組織下與接收單位簽訂分項協議,完成資產、人員、職能的交割工作。毋庸置疑,這一輪社會辦企業職能分離改革之后,冀中能源將交好“接力棒”,徹底實現輕裝上陣,聚精會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闖市場。而且通過維修改造,該集團家屬區的水電熱各個系統將實現一次較大規模的升級,保障能力有望大幅度提升。從長遠看,原來由企業自辦的“三供一業”交由政府進行管理,有利于政府統籌社會資源,將這些區域納入整體社會發展規劃及發展過程,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從根本上為居民提供長久的生活保障,分享社會改革發展成果。
       “三供一業”職能剝離的徹底與否,可以看作衡量國企能否在新一輪改革中脫胎換骨及地方政府營商環境的有力參照。力圖打造“國企新樣板”的冀中能源無疑更有能力進入“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梯隊。(作者     唐沙砂    王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招远市| 永清县| 平谷区| 望谟县| 广元市| 福州市| 托克逊县| 股票| 金华市| 儋州市| 柞水县| 微博| 剑阁县| 沐川县| 崇仁县| 武宁县| 北票市| 保定市| 新巴尔虎右旗| 禹城市| 汪清县| 弥渡县| 凌源市| 马公市| 蛟河市| 宜州市| 齐齐哈尔市| 顺义区| 嘉兴市| 沙洋县| 彭阳县| 太白县| 台江县| 巴塘县| 东源县| 通河县| 苗栗市| 莱州市| 吴忠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