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河北新聞網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回眸建企70周年發展歷程
安全是“壓艙石”,本固道生,才能行穩致遠;生產是“定盤星”,倉廩充盈,才能心中不慌。70年來,峰峰煤礦始終堅持狠抓安全、做強主業,持續構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四梁八柱”。
建企伊始,百廢待興;艱難困苦,重任在肩。峰峰礦工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創造了一個個行業奇跡。1951年3月9日,一礦506大煤工作面,創造出班采煤37噸紀錄,之后各班你追我趕。至3月22日,二礦風鎬手羅永金又刷新了254噸的最高紀錄,把創紀錄運動推向高潮。當年9月30日,羅永金前往北京參加國慶招待會,峰峰煤礦為年輕的共和國獻上了一份厚禮。
1961年,峰峰礦務局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收縮基本建設規模,對生產礦井進行調整改造,加強了開拓掘進。在醫治了“大躍進”的創傷之后,有9對新礦井相繼投產。其中設計年產原煤90萬噸的大型豎井——薛村礦,僅用了十六個半月的時間就建成投產,創造了當時國內同類礦井建設的最快紀錄。
乘勢一飛萬重山,峰峰煤礦1950年至1988年累計為國家貢獻原煤2.8億噸,是1916年至1949年總產量的36倍多,原煤產量大幅提升。1989年至2008年,生產原煤2.2154億噸。這是峰峰煤礦走向市場的20年,是改革創新的20年,是脫胎換骨的20年。
2009年至2013年,原煤產量大幅提升;精煤產量由700萬噸提高到1200萬噸,建成了國內最優質的主焦煤生產基地。
從2014年至2016年,煤炭行情一路下滑,寒冬降臨,寒意襲人。峰峰集團從容應對挑戰,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優化生產系統,向穩產邁進;裁汰機構冗員,向高效對標;調整產品結構,向效益看齊。在上下同欲、奮力攻堅中,實現了盈虧平衡,挺過了難關。
2017年至今,峰峰集團圍繞“12345”戰略布局,實施“四三三五”工程,在勞動資源、生產系統、產品要素等方面全面優化提升,科學組織生產,促進了穩產高產;持續開展技術創新,發揮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的效能,實現了煤炭主業高質量發展;實施了“標煤制”考核,從源頭管控煤質,直接創效2億元以上。
峰峰煤礦,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五毒俱全”,安全生產壓力巨大。建企以來,峰峰煤礦狠抓安全質量標準化不放松,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管理,做實安全培訓,安全形勢一路向好,持續穩定。
1989年百萬噸工亡率降到0.78,進入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先進行列,受到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表揚。1990年峰峰礦務局被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命名為質量標準化礦務局。1991年百萬噸工亡率降到0.363,創歷史最好成績,在全國千萬噸大局中位列三甲。
峰峰集團積極適應安全生產新形勢、新標準、新要求,堅持依法治安、以嚴治企,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加強法治建設,著力強化基礎保障,扎扎實實做好安全工作,促進了安全基礎和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始終堅持依法依規組織生產,不斷加大安全投入,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層層狠抓落實,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扎實開展“安全體檢”“六反六查一確保”“8341+”全覆蓋安全管理體系落地做實,安全基礎更加穩固;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強化重大災害事故預防,突出重點部位、關鍵環節防范,安全網絡越織越密;逐級落實“三大規程、三大標準、三級考核”,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持續提升,確保了安全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