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工人日報、中工網、人民網
來,看看智慧礦山長啥樣
從機械化到自動化、智能化到信息化,職工們讓礦山變得“聰明”起來——
自創工藝·提速
10月18日早班,隨著最后三個架子撤出,21219工作面128臺6.5米支架全部拆裝完畢。“雖然此次整體搬家遭遇重重困難,但有自創的‘6.5米高架綜采搬家’工藝,反而創出單日撤架8臺的歷史最好水平。”冀中股份東龐礦機電安裝隊隊長賈保健自豪地說。
線路長、運輸環節多、支架噸位重……為了保證采掘銜接,給支架“提速”,東龐礦在技術人員之間展開頭腦風暴,積極探索支架拆裝工藝。
在先后引進、應用變軌吊、撤架平臺等新設備后,又對液壓支架安裝叉車進行升級改造,簡化液壓支架裝卸車操作流程,有效確保了車盤穩定性,提高了安裝工作的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而且,在工作面拆除過程中,每班可節省兩個用工;在整架運輸中,運料班每班可減少3個用工;在工作面支架安裝過程中,每班可減少3個用工,使整體撤架的速度提升一倍,真正實現了“機械化換人”。
遠程操控·安全
隨著操作人員摁下控制器的一鍵啟動按鈕,50米開外綜采工作面緩緩啟動的機器轟鳴聲打破地層深處的沉寂,遠端的采煤機穩步前行,流暢自如地割煤、推溜、移架,傳輸皮帶上,滾滾的“烏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
這是北井綜放隊職工在9212工作面作業的場景。電液控制系統,是東龐礦由機械化綜采工作面向自動化工作面的過渡。
“利用這個電液控系統,可實現遠距離操控采煤機。一個支架控制器上能夠實現鄰架和相鄰5臺支架的同步操作。只要按下控制器上的總開關,采煤機就可穩步向前推移,再也不用人工作業了?!北本C放隊隊長張德華說。
電液控系統的應用,實現了井下減員,提升了安全系數,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據統計,僅在9212工作面可節省電費51萬元,節約人工成本48萬元,多回收煤炭約2.8萬噸,節約高壓管等材料費用30萬元,減少設備維修費用約30萬元。
掌上管家·無憂
在洗煤廠生產車間內,六層樓的廠房內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而36臺設備在井然有序地運行著。
“這要歸功于咱們研制的‘洗煤廠數據智能控制系統 ’,也被職工們稱作‘掌上’洗煤廠。”洗煤廠電氣技術主管張劍鋒介紹說:“職工們不必24小時待在廠房,在區域監控室內控制設備就可以了。”
洗煤廠一層密控室內,崗位工崔麗燕正通過屏幕關注著每臺設備的運行情況。突然,其中一臺的紅色指示燈頻繁閃爍。“報告廠長,702皮帶機刮板異常!”洗煤廠廠長李金虎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監控視頻查看了現場設備情況,指揮作業人員及時進行現場處理,很快機器就恢復了正常生產。
李金虎說:“原來工作人員即便是24小時盯在現場,有些機械故障也是防不勝防。如今一旦設備有異常,手機屏幕或者密控室屏幕上第一時間就會出現警示?!?/span>
此外,洗煤廠的每臺設備上都貼有專屬二維碼,打開手機一掃,設備的名稱、包機人、保養記錄等信息一覽無余,相當于給設備建立了一個電子版的動態“健康檔案”。再配合上電子巡更系統,職工可通過系統上傳的數據隨時了解現場設備運行狀態、隱患排查等信息,實現對洗煤廠生產設備的動態管理。兩者結合在一起,相當于“醫生每天對病人的查房管理”,設備故障可防可控。
(冀中股份東龐礦 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