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用項目化管理促進“增節降”活動落地落實
發動全員參與,出臺實施細則,制訂落實措施,組織項目立項……自冀中股份“增節降”管理提升活動啟動以來,公司上下積極行動,采取各種形式和措施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增節降”管理提升活動是冀中股份在客觀分析內外部形勢,著眼站位于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做出的一項戰略部署。地位之重,不言而喻。可是,如何推進活動落地落實,怎么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抓住了項目化管理這個載體,就抓住了增節降的牛鼻子!”冀中股份公司董事長楊印朝一句擲地有聲的話,回答了上述疑問。在“增節降”活動中引入“項目化管理”模式,用項目的專業化技術和方法推進工作,使之具體化、量化、可操作化。一方面突破了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式管理弊端,打破了傳統組織架構中的職能等級界限,有利于各層級人員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打造一批專業型和復合型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解決了“項目臨時性”與“組織長期性”的矛盾,實現了系統整合資源,能更好更快地實現活動目標。
日前,冀中股份又制定下發《“增節降"管理提升活動組織管理實施細則》,明確了如何從立項評審、監督指導、驗收評價等重點環節推進項目化管理。
“要有創新點、突破點、提升點”,“要堅持問題導向,起到起到解決問題、補齊短板、破解難題、消除制約的作用”。立項是實行項目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增節降”活動落地落實的關鍵。《細則》對立項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條件。公司在“增節降”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五個專業組,按要求對立項的項目進行嚴格審查,從而確保所立項目高標準、高質量、效益最大化。目前,領導班子成員正在牽頭研究謀劃一批公司級重大增節降項目,基層單位一系列增節降項目也在選題立項和申報中。
項目的效果決定增節降活動的效果。冀中股份強化過程管控,建立了“動態化”管理機制。改變以往“年初立項、年終評價”的僵化模式,做到項目隨時立項、隨時申報、每月評審、每季評價,隨著項目見效,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固化形成剛性約束。每月月底前,活動辦公室將各單位、各部門報送的三級增節降項目匯總整理,按專業分發至五個專業組。定期組織專業人員進項現場督導,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動態發現問題并及時糾偏,確保項目質量進度、收益效果符合預期。適時組織召開現場推進會、經驗交流會,通過專業整合和資源融合,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
項目化管理的實效,最終要體現在增盈創效上。為此,冀中股份堅持以業績衡量項目實效,對增節降項目實行“效益評價、季度獎勵、年度表彰”的正向激勵機制。項目結束后,由活動辦組織相應專業組,進行現場核實驗收,出具項目評價意見。驗收后的項目,根據貢獻大小按季度給予項目單位及相關組織人員適當獎勵,年底對“增節降”活動成效突出的先進集體、個人和優秀項目,進行隆重表彰獎勵。對具有普遍推廣應用價值的、創新性、實用性、經濟效益顯著的優秀項目成果,組織現場觀摩學習交流,引導和推動成果推廣轉化在公司內部遍地開花結果。
目前,一批重點增節降項目在基層單位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其中包括東龐礦的“徑向水射流和水力割縫等煤層增透技術”、葛泉礦的“加強下組煤區域治理項目過程管理與控制”、邢臺礦的“在25303實現少人干預化開采”等。“增節降”管理提升活動正在公司上下如火如荼地展開。
(冀中股份宣傳部 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