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礦當成家來經營”
——邯礦集團云駕嶺礦全員“增收節支降耗”在行動
全面推行無紙化辦公,嚴控辦公費用;
工作面回收全面實施精細化,杜絕材料丟失浪費;
井上材料能修則修,能用則用,物盡其用,讓廢料完美變身;
工程項目自建、自營,減少成本支出;
……
一系列“增收節支降耗”行動,在邯礦集團云駕嶺礦干部職工中形成了一種共識:省下的就是工資,省下的就是賺來的;體現著一種責任:人人都是大管家,崗崗都是利潤源;詮釋一種擔當:把礦當成家來經營,省著過才行。
據數據統計:一季度,該礦單位成本比計劃降低20.97元/噸。
面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該礦堅持從頂層設計入手,把“增節降”貫穿于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制定措施,規范管理,加強督導,嚴格考核,確保增收節支降耗工作取得實效。成立了“增節降”管理提升行動領導小組,制訂了實施方案,要求各科室、基層區隊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措施,每月總結通報增收節支工作。通過各單位相互交流,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取長補短促增收。企管、供應等多部門聯合到生產一線、輔助區隊、制修車間、洗煤廠等工作現場,對基層單位增收節支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監督,嚴格考核,兌現獎罰,確保“增節降”工作取得實效。
該礦黨委發揮引領作用,從礦廠、科區到班組、職工,廣泛開展“增節降我該怎么辦、我要怎么干”大討論活動,圍繞“增節降”提建議、出點子,各具特色的技改攻關活動火熱開展,形成了“人人參與節約、大家集思廣益”的生動局面。
“礦就是家,過日子得打算著過,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花——”韓海鵬作為創新工作室的主創人員,帶領工作室成員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結合工作實際,利用廢舊材料研究自制的小型壓力機,成功解決米梁、十字架整形修復問題,每年節約8萬元維修成本。成功自制轉載機、拋矸機等大型設備,節約成本上百萬元。在井下工作面拆除過程中,他們還針對綜采支架銷軸銹蝕嚴重、拆除難度大、影響工作進度的實際困難,研究發明自制了“液壓拔銷器”,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
“井上下用的設備,就像家里用的家當,要定期維修保養,想法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修費用......”制修廠綜掘班班長索勝利與班組成員承擔著巷道修復機地面車間大修任務。為了實現低成本投入、高檢修質量,他們利用車間廢舊物資自制臥底機大修用機械配件,補焊挖斗、機械臂等部件耐磨層延長使用壽命,檢修臥底機電控箱操作系統,對油箱顯示器進行整改,不僅減免了外委修理費用,還降低了大額的外購配件費用,節約開支20余萬元。
“家大業大也要省著過,大到一臺設備,小到一個螺栓,能自制的不外購,能修復的不報廢......”洗煤廠“增節降”行動鼓點密集。24M濃縮機是煤泥水處理中的關鍵核心設備,由于運行時間長,設備整個骨架全部銹蝕變形。廠長武振峰組織技術力量,自行修復濃縮機。3月初,7名焊工、鉗工,歷時12天,矯正了變形的機體,把整個設備的機身,按照受力分析后得出的承重部位,用角鋼、槽鋼、扁鐵、鋼板等型材加固在銹蝕部位,使整個設備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最終保證了設備受力合理,靈活運轉。僅此一項,節省費用33萬元。
(邯礦集團云駕嶺礦 高改花 于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