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河北工人報
勠力“扛鼎”競風流
——冀中股份東龐礦2019年拼搏奮進紀實
“東龐礦作為冀中能源集團的臺柱子、壓艙石,不僅要放眼全國煤炭行業,更要積極對標全國先進企業,爭當一流、打造標桿,全方位提升礦井發展水平,擦亮‘東龐品牌’。”2019年1月25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占在職代會上參加冀中股份公司代表團分團討論時,對東龐礦提出了殷切希望。
截至2019年12月25日夜班,東龐礦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全年各項任務。東龐人以奮斗不已的精神將希望逐次變成現實,譜寫了壯美的奮斗答卷……
“治”瓦斯,謀安全平穩運行
東龐之“治”,重在瓦斯,難也在瓦斯。舉全礦之力打贏瓦斯防治攻堅戰,始終是東龐礦每一名職工放在心頭的重中之重。
“在瓦斯防治方面,東龐礦做得很好,按照突出礦井的標準進行設防和管理。東龐礦升級突出礦井后,開展瓦斯治理攻堅戰,加大安全投入,實施對標整改,取得了較好成效。”2019年11月27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煤礦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玉治在東龐礦調研時,對東龐礦瓦斯治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樣的評價,來之不易……
從強化理念入手,東龐礦全年累計開展瓦斯防治形勢任務宣教活動140多場次,開展瓦斯事故案例警示教育300多場次,發放瓦斯防治書籍6200多本,進行了50多場、涉及2500余人的瓦斯防治知識閉卷大考試。新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實施后,東龐礦立即組織各級管理人員參加了河北煤監局組織的專項培訓,認真自查整改。同時,安排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區隊宣貫20余場次,培訓考試2000余人次。
理念先行,人才為基。東龐礦著眼長遠,組建了一支專門從事長距離定向鉆機技術研究的深孔鉆機隊,新增瓦斯員、瓦斯抽放員、防突員等108名瓦斯防治專業人員,進一步緩解了瓦斯防治人才不足的被動局面。
重啟地面工業廣場抽放泵站;
建立完善了瓦檢員、防突預測工、抽采工的操作平臺;
推行打鉆視頻“全覆蓋、周驗收”機制;
瓦斯治理實驗室具備了測定煤層瓦斯含量、吸附常數、瓦斯放散初速度、堅固性系數的能力;
構建瓦斯抽采大數據庫,全面提升瓦斯抽采效率和效果。
一條條措施的實行,一項項創新的落地,東龐礦逐漸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瓦斯綜合防治體系。
“如今,我們的瓦斯治理工作正從以‘防’為主走向以‘治’為主。”東龐礦副礦長張保軍說。
“智”提升,謀高效創新發展
在9212工作面,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控制器的一鍵啟動按鈕,50米開外綜采工作面緩緩啟動的機器轟鳴聲打破了地層深處的沉寂,遠端的采煤機穩步前行,流暢自如地割煤、推溜、移架,傳輸皮帶上滾滾的“烏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
電液控制系統,始于2612工作面的6.5米支架,是東龐礦由機械化綜采工作面向自動化工作面的過渡。經過在2612、21217、21222等多個工作面的應用,如今東龐人已經熟練掌握了6.5米高架電液控制系統,并將目光投向了北井。
北井多為放頂煤工作面,使用的是專門的放頂煤支架液壓系統,經過技術人員的多次研究、論證和試驗后,將其改造為電液控制系統,先后在9210工作面、9212工作面投入使用。
“利用這個電液控制系統,可實現遠距離操控采煤機。一個支架控制器上能夠實現鄰架和相鄰5臺支架的同步操作。職工只要按下控制器上的總開關,采煤機就可穩步向前推移,再也不用人工站在采煤機上作業了,真正實現了‘少人則安,無人則安’。”北井綜放隊隊長張德華說。
井下生產智能化,地面生產也毫不示弱。
在洗煤廠生產車間內,六層樓的廠房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而設備卻井然有序地運行著,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要歸功于咱們自主研制的‘洗煤廠數據智能控制系統’。”洗煤廠電氣技術主管張劍鋒介紹說,“職工們不必24小時待在廠房,在區域監控室內控制設備就可以了。”
在洗煤廠一層密控室內,36臺設備的運行狀況在觸摸屏按鈕箱屏幕上一目了然,職工崔麗燕通過屏幕關注著每臺設備的運行情況。
此外,洗煤廠的每臺設備上都貼有專屬二維碼,打開手機,輕輕一掃,這臺設備的名稱、包機人、保養記錄、注油時間等信息一覽無余,相當于給設備建立了一個電子版的動態“健康檔案”;再配合上電子巡更系統,職工可通過系統上傳的數據隨時了解現場設備運行狀態、隱患排查等信息,實現了對洗煤廠生產設備的動態管理,兩者結合在一起,相當于“醫生每天對病人的查房管理”,設備故障可防可控,完好率高達99.9%,運行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制”完備,謀市場綜合競爭力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2019年,東龐礦下大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為重點,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
收入-支出=利潤。歷經36年的發展,東龐人深諳此道。
“我們要堅持眼睛向內、手心向下,深化內部挖潛,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在東龐礦月度經營分析會上,楊綠剛屢次強調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在綜采一隊值班室內,職工們爭先恐后說著自己的“小九九”:“一個班進尺幾米、割幾刀煤,用幾個截齒都計算得清清楚楚,甚至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和設備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都放在心上。”為將成本管理落實到各個區隊和班組,他們制定了材料回收、修舊利廢獎勵制度,實行材料消耗與工資掛鉤,節獎超罰,讓員工主動算好經濟賬。
一幅全員挖潛增效圖逐漸鋪開。2019年,東龐礦共征集合理化建議293項,精心挑選實施了“舊皮帶削邊改型”、“鋼帶梁焊接改造”、“中煤帶煤損失降低”等挖潛增效項目43個,全年累計創效超過4000萬元。
質量就是效益。東龐礦以“精煤戰略”為抓手,著眼于生產源頭,嚴格執行《煤炭產品質量管理辦法》,從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入手,把好煤質管理的每一道關口。在洗選環節,東龐礦投入600多萬元,在浮精脫水環節采用高效、低耗、適應性強的快開壓濾機代替了以往的加壓過濾機,并優化離心機,精煤水分長期穩定在12%以下。與此同時,通過加強對中煤帶煤損失和浮選尾煤等指標的監督管理,千方百計降低帶煤損失。2019年以來,該礦中煤帶煤損失較上年平均降低1.92%,增收442萬余元。
狠抓煤質管控的成效很快顯現出來,截至目前,東龐礦本部精煤回收率同比提高了7.6個百分點,相當于多產精煤20萬噸,增收2億元。
完善市場調研機制,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實現了由“賣產品”向“賣服務”的轉變。2019年,先后與山東泰中、大唐武安等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開發了山東晟航、信發鋁業兩大電煤直銷客戶。同時,充分發揮精煤產品品牌市場認可度優勢,在邯鋼、旭陽、華豐、金鑫等用戶中實現了高、低硫精煤雙品種銷售,實現了有限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全礦干部職工以由內而外的自信、激情四射的工作熱情,不畏艱難、勇挑重擔,講政治、顧大局,充分發揮公司主力軍作用,各項工作走在了前列,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業績。”2019年11月7日,冀中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印朝在東龐礦調研全年工作時,這樣評價。
追逐夢想的征程中,奮進者的足音永遠鏗鏘有力。365個日夜吹角連營,365個日夜砥礪奮進,百折不撓的東龐人在重重困難與挑戰中,譜寫了一曲勠力“扛鼎”競風流的豪邁之歌!
(冀中股份東龐礦 楊春香、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