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國家煤炭工業網
高考式就餐、外賣式點餐冀中股份東龐礦防疫有妙招
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東龐礦礦區門口的飯店紛紛閉店關門。所有就餐職工轉戰到職工食堂吃飯,食堂的就餐人次一下子增加了四分之一。
“現在,來食堂就餐人員激增,就以早飯為例,原來早班售賣大米飯2-3盤,現在需要7-8盤。原來饅頭需要2-3屜,現在需要12-13屜。”該礦生活科主副食班長魏俊彥說。
在抗疫的關鍵時期,這么多的就餐職工,這么大的就餐量,該如何保證每一名就餐職工安全地吃飯呢?
東龐礦職工食堂有妙招:高考式就餐,外賣式點餐。
“這就是我們高考式就餐神器,不僅能很好地控制每張餐桌就餐人數,還能阻斷在就餐時飛沫傳播的途徑。”東龐礦生活科科長趙俊明指著食堂餐桌給記者介紹說。
在食堂的每一張餐桌上,都有兩塊板子中心豎向交叉并固定成一個大大的十字,放置在餐桌的正中央,這樣就能分割出四個單獨就餐空間。據了解,分割所用的材料都是宣傳牌板替換下來的舊材料,經消毒處理后,該科生活科組織人員自己動手裁制、膠粘,中午飯都沒有吃。從尋找材料到制作完成,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
“這里提供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請打完飯后回宿舍吃飯”。生活科職工侯彥柱在食堂入口處提醒著每一個就餐職工。在抗疫的關鍵時期,生活科對供餐模式做出調整,推行分時用餐、錯峰用餐等分散性就餐方式,并鼓勵職工自帶餐具,提倡買完就走,拿回去分別分散就餐,有效減少員工集聚,最大程度上避免接觸性感染。職工紛紛稱贊的說道:“現在各自為吃,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隨著就餐人數的參加,食堂的售飯窗口有些緊張,為此,他們又推出了外賣式點餐。增加礦區原有三個便民售飯點班次,并延長服務時間。與此同時,在食堂外西南角增設一個臨時售飯點,實現了職工不進食堂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提高就餐人群分散性。為確保職工吃到新鮮的水果,該礦在充值處還增設新鮮水果售賣點,每天確保4種以上新鮮水果。
“我是一個無水果不歡的人,有了這個水果售賣點,不用出礦就能吃到新鮮水果” 一位在水果售賣點買水果的職工向記者說。
除了做好就餐服務外,生活科還要拿出大部分的精力做好日常防疫工作。
“36.3°C,體溫正常,可以上班。”早上5點,該科職工司愛華測完體溫簽字確認后,做好個人防護進入工作崗位。在疫情防控時期,為保證“舌尖安全”,該科每天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登記,所有員工上崗之前進行消毒,并全部佩戴一次性手套。嚴格按照要求,每天兩次對食堂大廳、儲物間、操作間、售飯廳、就餐區域消毒,做到360度全方位無死角。并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衛生有關制度規范,規范處置食堂泔水等餐廚垃圾,尤其是對職工進入食堂都會接觸到的門簾,實行不定時消毒,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為保證入口關,該科在食堂門口設立關卡,檢查每一名進出食堂人員的工作證,并為他們測量體溫。“我們分成了3班,24小時對進入食堂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且佩帶本人出入證方可進入食堂。每天有1000多人次經過我的測溫檢查進入食堂。”該礦生活科員工侯彥柱手持紅外線體溫測試儀,邊為進入食堂的職工測溫邊向記者介紹到。
受到疫情管控影響,職工上崗人數減少,該科積極統籌調配人手,把科管人員補充到一線。為了保證飯菜的質量,他們認真做好每日三餐的伙食安排,在飯品花樣上,質量上下功夫。此外,嚴格動物類產品的進貨渠道管理,嚴格做好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正規,檢驗檢疫票證齊全。對餐廳所進原材料米面油、蔬菜、肉類進行復查,嚴禁一切違規食品流入食堂餐廳。
與疫情前的熱鬧相比,現在的就餐職工顯得很“冷漠”,這反而是一道文明的風景。在這場特殊“高考”中,展現出個人的修養和道德,也體現員工間彼此理解關懷、守望相助的情誼……
(冀中股份東龐礦 張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