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評論】聚合力 破困局
謝吉東
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煤炭企業也不例外。疫情防控、推進復工復產、煤炭價格持續走低重壓之下,煤炭企業只有善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中化危為機,深挖內潛,激發內生動力,才能迎來首季開門紅。
冀中能源集團東龐礦克服重重困難,實現運行滿負荷、全面正常化,以群智保證產量不降,以實際措施節支降耗,鼓勵全員節約,并把福利與職工共享,大大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和職工雙贏。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煤炭企業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做到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兩不誤,在這個特殊的春天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機遇永遠與挑戰并存,疫情在給煤炭企業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讓煤炭企業在這次大考中錘煉了筋骨。煤炭企業應當正視自身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不足,發揮優勢,補上短板,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綜合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走得更穩更好。
冀中股份東龐礦:打一場管理提升攻堅戰
在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重壓力下,作為冀中能源集團核心產業的主力礦井,東龐礦提前5天完成首季進尺、原煤、利潤等多項任務指標,交出了難能可貴的“東龐答卷”。
保質保量保供應
“運行滿負荷、全面正常化,要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勝利’?!睎|龐礦領導的動員令擲地有聲。
入洗原煤25.04萬噸,生產精煤18.55萬噸,精煤合格率98.48%……這是西龐洗煤廠在上崗人員不足50%的情況下取得的一季度成績。
面對疫情防控期間人員短缺的情況,西龐洗煤廠將到崗的干部職工劃分為生產、維修、文明生產3組,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管理人員頂崗作業,加大機電檢修力度,確保換班不停機、換班不掉產。
受疫情影響,河北、山東等多家單位煤炭庫存告急,嚴重威脅供電、供熱安全和鋼鐵、電力、化工等企業復工復產。東龐礦迅速行動,打響了電煤保供戰。
他們克服搬家倒面頻繁、瓦斯治理難等問題,各單位通力協作,積極做好生產基礎保障。技術科認真研究現場斷層變化,結合地測科給出的地質信息,提前制定過斷層、減支架方案措施;通風區加強對工作面架前、架后以及上隅角、回風順槽、專用回風道、運輸順槽等進行全面檢查管理;為防止割煤時瓦斯瞬間積聚情況的發生,瓦斯治理科提出在工作面兩頭作業時,采取“割煤不移架、移架不割煤”的策略。
盡管條件困難,但在21215工作面,該礦依然保持每天出煤4刀以上,并且在2月底實現單日生產原煤7800多噸,創出了21215工作面投產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該礦煤質科制定了商品煤質量追溯制度,銷售產品出現批次、車次質量問題要追溯到班組和個人;洗煤廠加強對脫泥脫水設備管理,增加采樣化驗頻次,確保洗混煤質量;對煤泥球產量、質量安排專人負責,確保水分合格;在井下各生產工作面,加強頂底板管理,優化過斷層工藝,實行煤矸分采分運,對原煤質量進行跟蹤考核,全方位確保原煤質量。
疫情發生以來,東龐礦單日電煤供應量較以往增長一倍多,累計供應電煤量超過30萬噸,質量合格率為100%。
向管理提升要效益
面對煤炭量價齊跌的挑戰,東龐礦舉全礦之力,聚全員之智,打一場管理提升攻堅戰。
在綜采一隊值班室,剛剛升井的職工張鑫磊正在給值班人員清點自己“回收袋”里的“寶貝”。筆者看到,小到螺帽、螺絲,大到道釘、道夾板,應有盡有。張鑫磊告訴筆者:“現在我們在井下經常是邊走邊看,見到有用的都要放到自已的‘回收袋’中,不僅為單位節省了開支,自己也能有加分獎勵?!?/span>
為了全面降低生產成本,東龐礦嚴格執行材料月度定額管理制度,對材料從計劃、領取、使用、回收、考核進行全程控制和動態管理,形成了成本約束機制。在此基礎上,他們持續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將生產任務、收入、利潤、成本費用的經營責任目標逐級分解,并將分解數據全部錄入全面預算管控系統,依托預算管理平臺,構建了無預算不支出的管控體系。
“21218工作面里段區域防突措施優化項目”“優化綜采面邊角煤回收項目”“調芯錨索托盤改進項目”……一個個以效益為核心、以盈利為目的、以項目化為載體的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目前,該礦共征集到項目163個,其中公司級20個,礦級58個、區科級85個。據粗略計算,年可增加經濟效益8000萬元。
(冀中股份東龐礦 羅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