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經濟日報》2020年6月13日06版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采煤不燒煤 采煤不見煤
啟動“全員洗礦(廠)行動”,每周至少兩次,利用處理后的中水對礦區廠區所有道路、建筑物、露天設備進行清掃沖洗;對各礦所有煤場出入口的車輛沖洗設施進行改進提升,對所有進出車輛進行苫布覆蓋并沖洗;對抑塵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加裝霧炮噴淋設施……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產經營壓力。但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仍將環保工作提升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確定投資近1.3億元,實施71項環保項目。
為進一步完善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在各礦廠全面實施環保區域網格化管理,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三級網格環境管理體系和三級環保隱患排查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環保管理制度及崗位環保操作規范,加大日常監管及考核力度,切實將現有環保設施管好用好;持續組織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實施常態化檢查考核,切實將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等理念融入日常生產活動。
多年來,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瞄準煤炭行業前沿技術,持續推進生態礦山建設,自主研發,在行業內首創并率先實施“綠色開采工藝”,走出黑色產業的綠色發展之路。公司所屬邢東礦早在2001年投產之初就提出了不建矸石山的設想,并開展“井下矸石充填技術及裝備系統”研究,獨創井下矸石充填工藝,建成全國第一家沒有矸石山的煤礦。此后,又在千米井下建成了國內首個井下“洗煤廠”。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采煤不見煤、矸石不升井”。如今,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臺礦區各個煤礦全部通過省市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東龐礦、邢臺礦、邢東礦、章村礦都列入了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
同時,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還大力實施節能項目。2015年,全公司所有10噸以下共計73蒸噸燃煤小鍋爐全部得到替代,實現了“產煤不燒煤”的綠色發展模式。
無論經營形勢怎樣變化,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連續20年將環保工程列入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累計投資21億元,建設礦井水、工業廢水、粉塵治理等節能減排項目335項,綜合能耗及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遠遠低于國家考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