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河北工人報》2020年9月4日01版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東礦職工食堂通過對食材采購信息的具體分析實現“光盤”——
“大數據”實現食堂精準管理
“我們根據收集匯總的數據和信息,從食材消耗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以此確定職工口味偏好、食材供需情況,在此基礎上兼顧營養、品類搭配,確定不同種類食材的采購量。”8月31日,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東礦職工食堂,管理員王滿長向記者介紹,通過對食材采購信息的具體分析,避免了因采購過多卻做得少、賣得少而造成的浪費。
為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東礦黨委發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活動。除了加大就餐秩序和浪費行為管控力度,邢東礦對食堂食材的季度采購總量、每月實際使用量、售賣量和餐余垃圾量等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從一餐一飯入手強化“糧食安全”危機意識,踐行節約理念。如今,在邢東礦食堂,隨處可見“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這樣拒絕浪費的宣傳標語。后廚區,各種品類的食材整齊擺放,食堂師傅有條不紊地翻炒著食物。“我們的食堂是24小時開放的,上夜班的職工下班后也能吃上熱乎飯,而且可以少點勤炒,現做現吃,避免浪費。”該礦掘進區職工崔志博說。
相比其他行業,煤礦職工具有不定時就餐的特殊性。對此,該礦對就餐時間、菜品樣式和單人飯量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結合不同時段就餐人數、剩余食材、餐余垃圾成分和職工反饋意見,及時調整菜品菜量供應,從制作和加工上減少浪費。針對單人就餐,職工食堂推出整份、半份、雙拼等多種選擇。并對原有供餐模式出現的問題,食堂增加飯菜品種花樣,減少單次制作量,少炒勤炒,滿足不同口味需求。在就餐人數少的小班飯時間,用單炒、面條等現制現售食品代替大鍋飯。
據了解,該礦通過精準數據分析實行食堂管理以來,通過在電子屏、微信工作群等平臺上多渠道、多層次倡導餐飲節約,引導廣大職工積極配合企業的大數據分析,助力節儉用餐活動。職工們的伙食在吃飽、吃好前提下,食堂剩飯、剩菜現象不見了,“光盤行動”落到實處。
“職工們每次點餐都要掃描二維碼,我們就能及時掌握他們的用餐信息,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管理食堂的各項配置標準,這樣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就有了科學依據,可以說是精準到牙齒了。”該礦后勤部部長白航科介紹說。
(河北工人報記者 楊磊濤 冀中股份邢東礦 紀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