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煤企煥發新活力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推進改革創新工作紀實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事關企業高質量發展,事關企業職工的長遠福祉。
今年是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面對改革“窗口期”帶來的難得發展機遇和各項緊迫繁重的改革任務,峰峰集團認真落實省國資委和冀中能源集團關于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各項工作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建設高質量發展百年強企”,砥礪“峰峰品格”,發揚“峰峰特性”,扎實推進“固本、開源、創新、做強”戰略方針,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企業發展呈現出更有活力、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良好態勢。
打通發展“堵點”
歷經七十余年的發展,峰峰集團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面對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峰峰集團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合實際,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全面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發展路徑,加快推進實施“固本、開源、創新、做強”戰略方針。
固本,就是要穩固企業的安全生產之本、煤炭主業之本和人才支撐之本。開源,就是要強力推進‘三大園區’和‘八大中心’建設,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創新,就是要通過創新解決發展面臨的瓶頸難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做強,就是要推動企業實現綜合實力更強、效益更好、職工幸福指數更高。
為了推進“固本、開源、創新、做強”戰略方針取得實效,
——峰峰集團制定下發了《推進高質量發展七大專項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指揮部及辦公室,圍繞改革攻堅、創新攻堅、內穩攻堅、外拓攻堅、融資攻堅、清欠攻堅、項目攻堅,分區域分領域確定具體目標、劃定責任分工,按照年底見成效、一年創新突破、兩年提質提升、三年做優做強的推進步驟,著力破解影響和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關鍵性難題。七大專項攻堅行動成效顯現、亮點頗多,推動企業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如何讓企業發展更快更好地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釋放現有產業板塊的“乘數效應”?峰峰集團提出了以“八大中心”和“三大園區”建設為引領,打造產業發展新模式。
“八大中心”,即精煤研發中心、生產服務中心、生活服務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融結算中心、設備管理中心、貿易物流中心、矸石利用中心;“三大園區”,即峰峰現代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開魯精細化工及醫藥系列項目產業園區、華北重裝公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八大中心”“三大園區”的建設集合了峰峰集團煤炭采選、化工、電力、裝備制造、建筑施工、現代物流、工程設計等現有產業板塊,并相應構建起了“定位精準、重心突出、職能清晰、創新有效、協同有力”的產業管控新模式。
今年上半年,精煤研發中心、產融結算中心和設備管理中心相繼成立,峰煤焦化公司8萬噸合成氨項目進行了生產系統聯合調試,開魯精細化工及醫藥系列項目生產出首批優質甲酯、生物酶產品,華重公司高端精密鑄造項目開工建設。
“八大中心”“三大園區”產業發展新模式的提出和構建,推動打通新時代峰峰集團發展的“堵點”,有效暢通內部循環,為企業實現“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一個時期的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積蓄了動能。
提升發展質效
效益是企業的生命。
面對長期虧損的被動局面,峰峰集團大社礦向改革要生路,向管理要效益,建機制強管理走好安全高效“先手棋”,細管控深挖潛走好降本促效“活力棋”,控源頭降灰分走好提質增效“關鍵棋”,抓設計優工藝走好科技創效“致勝棋”,定崗位清閑散走好減人提效“攻堅棋”,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使一個衰老礦井實現了從虧損到盈利的可喜蛻變,成為了峰峰集團的扭虧脫困樣板。
峰峰集團深入實施安全高效、降本促效、提質增效、科技創效、減人提效“五效”管理,嚴格落實自產、自用、自修、自建“四自”管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勇敢試、大膽闖、自主改,實現了企業經濟穩健運行。
——他們把安全作為企業最大的效益,牢固樹立“緊嚴細實全”大安全觀,構建、落實“13589”安全管控體系,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積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持續強化安全管理,扎實開展五部聯查和業務診斷。同時,重視群安力量,創新“十制”培訓舉措,廣泛開展“六反六查一確保”活動和“三無”班組創建活動,并實行全員安全工資,明確提出“不安全不生產、先安全后生產、有安全才生產、靠安全穩生產”,保持了企業安全生產持續平穩;
——他們牢固樹立“艱苦奮斗、過緊日子”的思想,強化日常經營分析,嚴控一線作業成本,大力削減非生產性成本支出,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獎補支持,爭取減稅降費。同時,強化設備物資采購及招投標管理,推進歐冶平臺采購,實施陽光直采,最大限度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并加大設備自修和內部物資調劑力度,減少外委采購;
——他們緊盯產品質量這個關鍵,以市場為導向,從源頭抓起,強化對煤質的全過程管控,嚴格考核,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滿足市場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他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大力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礦井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4對礦井實現了完全的煤巷綜掘機械化生產。同時,積極借鑒行業各類前沿技術,不斷為礦井瓦斯治理、防治水探索最優路徑。設置創新創效工資,利用工資杠桿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立足崗位,參與創新;
——他們圍繞減人提效,合理調整用工結構,實施兼崗并崗輪崗,著力打造“復合型”技能人才,推行“大區制”“大部制”改革,滿足一線生產用工需要。同時,穩步推進機關機構改革,打造精干高效的機關干部隊伍;
——他們在新三礦建設了1200平方米的支護材料新廠房,自主完成了錨索生產線、托盤生產線的安裝調試,緩解了職工分流壓力,妥善解決了礦井破產后的職工安置問題。
隨著一項項管理制度的出臺,一項項管理舉措的落地,峰峰集團通過不斷完善各項體制機制,使企業傳統管理優勢得以在發展新階段持續釋放出應有效能。
凝聚發展力量
峰峰集團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總要求和“黨管人才”原則,努力培育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期干部隊伍,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職工隊伍。
今年2月18日,春節后復工的首個工作日,峰峰集團第一時間召開兩級機關作風整頓暨建設“創新型機關”動員大會,連續第三年對機關工作作風整頓作出專項部署。
在這次會議上,峰峰集團明確提出了以“能力不夠者不能提拔”“無基層實踐經驗者不能提拔”“不孝順父母、私德有虧者不能提拔”等為否決條件的“十一個不能提拔”和“永遠不能懈怠,永遠不能腐敗”這“兩個永遠不能”,樹立了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
針對黨員領導干部這一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關鍵少數”群體,峰峰集團始終堅持“嚴管干部”,推進實施“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好、改革創新好、安全管控好、經營業績好、統籌協調好、擔當奉獻好、表率作用好、清正廉潔好、職工評價好”的“十好”礦(廠)長標準,“1661”領導班子建設標準,以及以“六個更、六種人、六帶頭”為內涵的“666”基層單位黨委書記抓黨建新模式。同時,開展季度最差專業領導評選工作,成立以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為組長的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評選出的季度專業最差領導進行相應的組織處理,激勵領導干部切實忠誠履職、以上率下。
在干部人才管理上,實施以架構復合型、“三評一考” 制、正反激勵制、干部交流制、干部試用制、對標反思制、人才儲備制為內容的“一型六制”管理改革,真正形成 “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干部動態管理機制。各級領導干部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大興實干之風,推動了各項工作高效開展。
廣大職工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堅固基石。峰峰集團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按照“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圍繞“為人民服務你做到位了嗎?”召開了兩場“嚴管干部 善待職工 明理崇德反思會”,在黨員干部隊伍中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反思,進一步錘煉了黨員干部的黨性,增強了服務職工的服務意識和情懷。
針對煤礦一線工作苦、臟、累、險的特殊性質,峰峰集團各級黨組織和各級群團組織踐行為民宗旨,以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為抓手,竭誠服務職工。今年上半年,企業共計確立辦實事項目8500余件,發放慰問金242萬元、工作服1.9萬余套。為讓職工體面升井,各礦井共在井下安設潔面池147個,職工餐廳、宿舍等后勤服務部門不斷改進提升服務質量,全力保障職工能夠吃得開心、住得舒心,進一步改善職工工作生活條件,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
國企改革正酣,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正在逐步顯現。在嘗到了改革帶來的“甜頭”后,峰峰集團將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依靠砥礪有骨氣、有底氣、有志氣、有士氣、有正氣、有勇氣的“峰峰品格”,發揚“智慧+汗水”“忠誠+擔當”“團隊+創新”“市場+現場”“預防+應變”的“峰峰特性”,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連潔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