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五效”管理內功 創扭虧增盈佳績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全力打好扭虧增盈、提質增效攻堅戰紀實
今年一季度,新屯礦市場戶煤炭銷售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增收982萬元;大社礦一舉扭轉連年虧損局面,實現盈利1104萬元;萬年礦完成利潤3666萬元,超計劃1182萬元,實現扭虧增盈,各項指標創近三年最好水平……
今年前4個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完成原煤產量461萬噸,精煤產量220萬噸,超額完成煤炭生產任務;實現營業收入89億元,利潤3.3億元……
峰峰集團深入貫徹冀中能源集團重要會議精神以及扭虧增盈、提質增效工作部署,堅持“固本、開源、創新、做強”戰略方針,抓住市場機遇,強力推進安全高效、降本促效、提質增效、科技創效、減人提效“五效”管理,深挖內潛,苦練內功,消滅了經營性虧損,實現了高質量的首季開門紅,充分展示了排頭兵和主力軍的責任與擔當。
安全高效,夯實發展根基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如果沒有安全這個前提作保證,其他工作干得再好,結果也都是零。”對于安全的重要性,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存玉三令五申、反復強調。
“緊嚴細實全”安全管理觀、“不安全不生產、先安全后生產、有安全才生產、靠安全穩生產”等理念,每名職工都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各單位穩步推進“13589”安全管控體系建設,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開展“五部聯查”,嚴抓“四個關鍵”,建立“安全生產診斷”臺賬,加大安全工資比重,形成了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要把安全工資掙到手。”羊東礦制定《“安全‘三無’班組工資”考核辦法》,開展“安全‘三無’班組”創建活動,激勵干部職工人人反“三違”、合力保安全,有效降低了“三違”發生率。僅3月份,就有72個班組獲得全額“安全‘三無’班組”工資。
大社礦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升級”競賽,組織管技人員在井下現場召開對標會、剖析會、反思會,激發了各區科搞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動力。
峰峰集團堅持“均衡生產、不搞突擊、安全高效”原則,通過深化“三優三減”、優化工作面設計、實施無煤柱開采工藝等,強力推進集約化、高效能生產,本部10對礦井持續保持了“一井一面”“一井兩面”生產格局。梧桐莊礦、萬年礦、九龍礦等主力礦井工作面月單產均保持在10萬噸以上。
降本促效,深挖增盈潛力
成本與效益就像天平的兩端,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要實現扭虧增盈,就必須深挖潛力,想方設法把成本降下來。
“成本省的錢,就是利潤、就是工資”,這一理念在峰峰集團深入人心。各單位深入推進作業成本管理,大力實施“四自”管理,加強成本分析,強化資金管控,著力下好經營“棋”。
大社礦加強井上井下儲備物資、零散物料管理,實行物料浪費聯掛考核,實現人走料凈。一季度完全成本同比降低677萬元,材料費較同期降低328萬元,噸煤成本降低35.47元。
利用廢π型梁制作十字梁、廢U鋼制作錨索托盤等,降低費用4.28萬元;自修采煤機、刮板機,節約外委修理費80余萬元……“四自”管理在新屯礦的實施,極大地降低了企業成本,實現了“把活兒留給自己人干、把錢兒留給自己人賺、把效益留在企業內部”。
隨著“升井不空手、下井不白走”回收創效競賽活動在牛兒莊采礦公司蓬勃展開,每名干部職工都興致勃勃地投身到回收物資、修舊利廢的熱潮中。僅2月份就回收托盤、梁頭、刮板等35種廢舊物資630余件。
“艱苦奮斗過緊日子”,逐漸促使干部職工把精打細算、勤儉節約修煉為工作中的習慣和本能,爭當“經營者”、打好“鐵算盤”、算好“經濟賬”在百里煤海蔚然成風。
提質增效,壯大競爭優勢
質量是企業的招牌,是品牌的核心,更是贏得效益、立足市場的有力保證。
峰峰集團堅持“效益優先、質量為本”,聚焦市場科學應變,強力推進精煤戰略。嚴格實施商品煤計量考核,倒逼各礦井從源頭做起提升煤質,提高精煤回收率。推進配煤研究,拓寬煉焦配煤煤種范圍,探索電煤配洗最佳方案,充分發揮各煤種優勢,不斷提升精煤產量。開展精煤智能檢測研究,實現重介、浮選精煤灰分實時控制,依靠精確的檢測數據指導生產,確保產品質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了綜合效益的不斷提升。
大淑村礦嚴格落實分采、分運、分裝、分儲全流程管控措施,實施日檢查、周預測、月分析的煤質管理制度,層層壓實管理責任,形成部室、區隊、班組多點聯動、協同推進的煤質管理模式。
羊東礦創新實施“分層次臺階式掘進法”,通過“錨網索+36U鋼”聯合支護工藝,解決了陷落柱內破碎頂板問題,降低了原煤灰分,提高了礦井的經濟效益。
邯選廠改變倉儲原煤種類,優化配煤方案,精煤回收率比計劃提高四個百分點,增效600萬元。
馬選廠對尾煤進行干燥處理,加工成“煤球”,使尾煤水分從26%降至15%以下,發熱量提高了500卡,實現增收363萬元。
科技創效,做強奮進引擎
創新是降成本、增效益的有力武器。而科技創新,則是見效最快、創效最顯著的創新。
將“創新”寫入戰略方針,列入七大專項攻堅行動,把今年作為“創新年”,設置創新工資,完善創新機制……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道路上,峰峰集團信念堅、力度大,持續推進,矢志不移。
“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峰峰集團上下積極推廣“四新”應用,深入推進“四化”建設,不斷深化“萬名黨員解萬題”活動,科技創新的活力充分涌流,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為企業增收創效、扭虧增盈注入了強勁動力。
梧桐莊礦持續推廣“四新”應用,在182706回風巷打造了“掘錨護一體機+單軌吊+可視化皮帶集控”自動化快速掘進作業線,通過為掘進機增加折疊式機載錨桿機,增設伸縮式前探梁以及無線遙控裝置,實現了掘進、錨桿固定、頂板支護的機械自動一體化,精簡了人工支護工序,提高了掘進效率。3月份,182706回風順槽實現單進408米,創出該礦近年來最好水平。
粗苯管式爐煤氣遠程調節、甲醇換熱站補水泵自動化、汽車自動采樣機自動制樣設備改造……一項項自主實施的創新項目,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生產難題,更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今年以來,峰煤焦化公司累計完成創新項目346項,申報國家新型實用專利24項,創效3200余萬元。
減人提效,打造精干隊伍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支精干高效的隊伍作保障。
井下一線人員緊缺,地面、后勤輔助崗位人員富余,怎么辦?面對這樣的用工結構,峰峰集團通過“兩條腿走路”實現減人提效。一方面,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優化用工結構;另一方面,在“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上下功夫,讓機器多干活兒,讓數據多跑路,逐步達到生產一線智能化、少人化、無人化的效果。
清退臨時工和長期曠勤人員,推進“五工轉移”,合并精簡機構,調整井上下生產、輔助、后勤崗位人員結構,兼崗并崗、一崗多能……隨著“清、轉、合、調、并”五項舉措的深入實施,有效增強了干部職工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提升了企業整體工作質效。
大社礦依法依規清理曠勤人員,與49人解除勞動合同。萬年礦實行兼崗并崗和減人不減薪政策,用工數量較年初減少33人。新屯礦在14269溜子道應用煤巷掘錨護一體機,實現割煤、出煤、臨時支護一體化綜合施工,每班減少用工3人,月進尺提高了30至50米。九龍礦積極推進智能化工作面建設,在15249S、15240工作面應用無極繩絞車運輸可視化系統,實現了無人跟車,節省用工118個,減少用工成本3.54萬元。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持續發力,在減少用工數量、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一線職工的勞動強度,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標桿就是方向。峰峰集團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一季度扭虧增盈成績卓著、貢獻突出的大社礦、萬年礦、新屯礦進行了隆重表彰嘉獎,并出臺了扭虧增盈臺階式正向激勵政策。干部職工瞄準“安全、集約、開源、節流、降本、提質、堵漏、調優、創新、攻堅”十個方面,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打贏扭虧增盈、提質增效攻堅戰。
(峰峰集團公司 王獻平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