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學習強國
煤炭人的“牛年”:讓兒子多給親友敬上幾杯家鄉酒
2月11日,大年三十,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章村礦綜采二隊的鄢國華下夜班升井后,整理完問題反饋材料,已是上午10點。
(大年三十,升井后的鄢國華忙著整理井下反饋材料)
騎上電動車,他匆匆趕到礦區某快遞點,取回兒子們從老家寄來的黑山羊肉。幾天前他寄回去的熏臘肉,兒子們已如期收到。
“寄出的是思念,收到的是祝福。”鄢國華的家鄉在重慶大足,雖在章村礦工作30多年,但鄉音未改。
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打算回鄉過年的鄢國華和妻子商定,不給社會添亂,這個春節留在礦區過。
談起老家過年場景,鄢國華歷歷在目,“每年春節,親人們聚在一起,足有五六桌,不是擺龍門陣,就是搞麻將,巴適(方言,意為舒服)得很”。
鄢國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參加工作,小兒子還在上大學。“只有過年才是我們一家團圓的時刻。”陪伴鄢國華28年的妻子李琴梅,一手把兩個孩子拉扯大。為了更好地照顧鄢國華,她忍痛把孩子送回老家讀書,一晃已過去10多年。
打開微信視頻通話,兩口子指導起兒子為親友燒制家鄉菜。“排骨要提前泡出血水,紫心番薯要去皮滾刀切塊……”鄢國華燒得一手好菜,粉蒸排骨最拿手,“今年能不能吊足親人們的胃口,全指望兒子了。”
孩子們也愛吃李琴梅做的臘肉,說是記憶中的味道。李琴梅聽在耳畔記在心間,還沒進臘月,就早早買下食材加工熏制,趕在春節前寄到老家,讓孩子們品嘗到心心念念的熏臘肉。
(春節前,鄢國華已把妻子熏制好的臘肉寄回家鄉)
鄢國華是同事們公認的拼命三郎。“月月出滿勤,年年是先進。”綜采二隊隊長段微亮說,章村礦四井開采年限久,井下往返路程長,地質條件復雜多變,“這樣的環境里,他從一個勞務工,干到了采煤隊副隊長,撐起了四口之家。”
1月,鄢國華所在的生產頭面又遇斷層。他和工友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天現場解決生產難題,圓滿完成了首月生產任務。今年春節,他主動申請留礦值班,“往年春節大家照顧我回鄉團聚,今年你們回家團圓”。
“叮叮叮……”鄢國華的手機響起,原來是礦黨委宣傳部邀請他參與錄制“云寄相思”短視頻。
錄制中,鄢國華兩口子叮囑兩個孩子努力工作、好好學習,多給親友們敬上幾杯家鄉酒。“我和孩子們約定了,等下次回鄉團聚時,一家人美美吃上一頓火鍋。”說到這里,鄢國華的眼睛笑開了花。
(位丹丹 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