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2021年6月12日3版
邯鄲洗選廠不用搬遷的背后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以下簡稱邯選廠)坐落于河北邯鄲渚河南岸、趙王城遺址公園北側,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安裝的大型中央型洗煤廠。
2018 年6 月22 日、27 日, 邯選廠接連收到邯鄲市復興區發改局、邯鄲市發改委《關于督促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加快完成退城搬遷的通知》,要求其8 月底前完成關停或搬遷。
除了煤炭洗選加工,邯選廠不存在任何其他工業轉型的可能性。從那刻起,邯選廠千余名干部職工打響了企業生存保衛戰。
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邯選廠
邯選廠地處邯鄲市復興區,占地近700 畝,咫尺之遙便是縱貫南北的107 國道、京廣鐵路。
邯選廠擔負著峰峰集團逾半數的煤炭洗選任務,是冀中能源“大精煤戰略”的主陣地。出產的“邯選牌”煉焦精煤是河北省名牌產品,固定客戶包含中國寶武鋼鐵、河北鋼鐵、湘潭鋼鐵等10 多家特大型鋼鐵企業。
“建廠60 多年來,邯選廠已成為邯鄲城區主要地標之一。”邯選廠廠長李紅軍指著邯鄲市城區地圖,一條名為“洗選廠路”的干道連接東西,由107 國道直達廠區,“不足4 公里處,還有政府為我們規劃、職工居住了幾十年的家屬區”。
一紙突如其來的通知書,打破了這里原有的平靜。
“父母和我兩代人都在邯選廠工作,如果關停,以后怎么生活?”邯選廠機關職工劉佳參加工作4 年了,剛在市里買了新房準備結婚。
機電車間職工何利軍的孩子在外地上學,體弱多病的父母、妻子全靠他一人照顧,“不敢想象搬遷后,家里會怎樣”。
“接近2 億元的搬遷費用、遠離運輸主動脈的經營優勢、高昂的職工通勤費用……如果直接被關停,利潤源將被切斷,損失不可估量。”李紅軍感覺背后發涼。
同樣為邯選廠揪心的,還有峰峰集團領導層:2007 年以來,邯選廠陸續在環保方面投入資金近2 億元,硬件設施基本齊備,只需強化管理、提檔升級便可躍上一個新臺階。
在分析研判內外部形勢后,峰峰集團表態: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邯選廠。
現在的邯選廠有顏值、有氣質
這邊,邯選廠確立了“環保優先、生態立企”的發展理念,積極配合邯鄲市“ 三邊(公路、鐵路、河道沿邊)”整治行動,廠區環境建設標準提檔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那邊,峰峰集團積極與邯鄲市、復興區兩級政府進行溝通。7 月9 日,峰峰集團向邯鄲市人民政府、復興區人民政府同時報送《關于暫緩邯鄲洗選廠關停或搬遷計劃的請示》。7 月10 日,邯鄲市相關負責人作出批復意見。7 月26 日,經論證基本同意暫緩搬離。
聞聽消息的邯選廠職工立即啟動低熱值煤煤棚擴建、鐵路區域硬化、轉載點煤塵治理、生活污水處理、渚河邯選區域段美化、儲裝運一體化、尾煤成型車間改造7 大支撐工程,進一步完善煤塵、污水處理體系。“利用2 年時間,形成工業生產與工業旅游并存的和諧生態、產品大儲存與快速裝車并行的自行糾偏格局。”邯選廠黨委書記孫廷忠說。
截至目前,邯選廠綠化覆蓋面積19.8 萬平方米,水面面積6.1 萬平方米,綠化率46.8%;種植草坪5.66 萬平方米,月季3.36 萬余棵,大葉黃楊6 萬株,金葉女貞6 萬株,紅葉小檗3 萬株,各類觀賞樹3500 棵,各類喬木14.5 萬余棵;建設“邯選林”和“復興苑”2 個生態園區,在長約500米、面積約5 萬平方米的渚河邯選段栽種20 余類8000 余棵樹,修筑了主題公園……
“現在的邯選廠不僅有顏值還有氣質。”李紅軍說,2019 年6 月16 日,邯鄲市政府正式批復:同意暫緩退城搬遷。2019 年9 月,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工業企業,邯選廠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2020 年12 月25 日,邯選廠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升級改造驗收。
向環保創新要效益
如今,在邯選廠,職工們污染防治的思路越來越廣,創新創效的辦法越來越多。
“環保投入不再是小卒子過河——有去無回,同樣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盈利項目。”在環保項目規劃設計之初,邯選廠總工程師郝巧霞說。
20 米開外,一排新架設的管道將壓風機房與職工澡堂連接起來。“我們利用風機房空氣壓縮機余熱,對澡堂洗浴用水進行加熱,夏季職工洗澡不再使用燃氣,每月可節約資金3 萬余元。”郝巧霞說,困擾多時的風機設備夏季超高溫跳閘問題也一并得到解決。
同時, 他們投用的14 臺智能化空氣能熱源泵替代了原來的燃氣鍋爐,連接互聯網對水溫進行實時遠程監測,通過手機終端實現了溫度調節、短信報警、設備啟停等,達到了無人值守、減人提效的目的,每年節省各類費用近百萬元。
“我們升級完善了XJM-S 新型浮選機,年節電60 萬千瓦時,節省資金36.3 萬余元。”洗選車間主任王志強介紹, 隨著生活污水處理站、應急事故池、雨污分離管網等環保設備的投用,洗煤用水實現了閉路循環,單位補充水量降至0.04 立方米/噸原煤,遠低于行業補水標準——0.1 立方米/噸原煤, 年節省水費38萬元。
在廠區北部,用于抑塵降塵、增加空氣氧和負氧離子含量的30 套智能空氣凈化器高高佇立在專用鐵路線上方,5 套全自動車輪清洗機被安放于儲煤棚和磅房進出口處,“洗煤不見煤,裝煤不揚塵,運煤不留痕”的綠色生產格局初步形成。
扈景瑞是洗選車間黨支部書記、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眼下,他和攝影愛好者們再也不用東奔西走,“ 數十種野生鳥群棲居渚河,拍都拍不過來”。各級攝影家協會組織的采風活動不斷, 昔日的臭水溝變身網紅“ 打卡地”。“渚河南岸栽種的油菜花,每到收獲的季節,除了留存來年的花種,其余油菜籽被加工成菜籽油,為職工免費提供食用油。”扈景瑞說。
遠處,兩只白鷺相伴飛來。扈景瑞截住話頭,拿起相機動作嫻熟地“咔咔”抓拍……(王海、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