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高,這利潤緣何而來
——冀中股份東龐礦圓滿實現“雙過半”盈利創最好水平側記
在冀中股份東龐礦時光的表盤上,總有一些耀眼的時刻,標注著歷史的進程:
1月27日,國務委員王勇到東龐礦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為東龐礦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關懷;
4月15日,東龐礦榮獲冀中能源集團首季開門紅勞動競賽“紅旗單位”;
6月26日,東龐礦圓滿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盈利創出建礦以來歷史最高紀錄!
史上最高,這利潤緣何而來?帶著疑問,筆者走進東龐礦,一探究竟。
14次創紀錄,生產高則利潤保
煤炭市場穩中向好,要想將這難得的市場紅利轉化為經營成果,穩產高產是支撐!
而經過近40年的發展,東龐礦開采水平不斷延伸,地質條件日趨復雜,瓦斯管理難度日益增大,治理工程大幅增長。如此困難條件下,穩產高產又談何容易!
怎么辦?求實、創新、爭一流的東龐人給出了答案:迎難而上、篤定前行!
各職能科室靠前服務,全力做好技術保障:地測部門認真做好地質預測預報和施工測量,為一線提供基礎資料;技術部門根據預報情況,第一時間下達專項技術措施;調度室根據計劃科下達的月度生產計劃,排布生產任務,合理調配生產節奏,優化人員配置,每天一調度,每周一平衡,保證生產平穩;瓦斯治理科根據各單位施工地點變化和地質條件變化,制定瓦斯管理措施,確保瓦斯可控;機電科和機修廠深入采掘開單位對核心設備進行預防性檢修,下發技術指導通知單,降低機電故障率,為一線生產保駕護航。
各生產隊伍敢打善拼,持續掀起生產高潮:綜采一隊戰瓦斯、過斷層,根據地質條件變化實時調整生產組織,4月下旬連續3天采煤4刀半以上;綜采二隊勇擔當、扛大旗,優化班組管理辦法,激發職工勞動積極性,連續多日出煤6刀以上;開拓二區記囑托、當先鋒,發揮好快速掘進線優勢,創出了巖巷日進7.2米的歷史紀錄;西龐井掘二隊搞競賽、掀熱潮,4月進尺410.5米,創出建井以來歷史新高……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東龐礦累計有8個單位14次創出紀錄,為礦井生產經營提供了充足保障。
10個精品項目,安全實則利潤穩
“安全就是競爭力,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我們要突出重大事故防范不動搖,將安全生產標準化作為保證安全的重要措施,持續發揮好‘人’的核心作用,落實安全責任,推動礦井安全生產穩步向好。”冀中股份副總工程師、東龐礦礦長高志剛在安全辦公會上強調。
他們堅持管理與裝備并重,系統與培訓齊抓,推進標準化提檔升級。
為了提升標準化水平,他們馳而不息推動智能化建設。建成歷史上首個自動化薄煤工作面,至此,東龐井全部實現智能化開采,減人提效;建成4條快速掘進線,成功闖出了一條快速掘進的新路徑,降低職工勞動強度,受到了國務委員王勇的高度肯定。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讓各區隊有更多的時間和人力,做精做細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為了提升標準化水平,他們強化現場管理。創新推出“細化安全管理單元”工作法,各職能科室和區管人員按照專業維度和物理空間兩種形式,細分安全單元,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責任、處處有人管的格局;推出“臨時安全負責人”制度,為零散作業團隊安全負責人發放紅袖章,提升負責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行“積分制”抓三違,讓職工的安全表現用“積分”來評定,并將安全積分與個人收入掛鉤。
為了提升標準化水平,他們推進“三優三減”,優化生產布局,一礦三井大區銜接全面開花;優化生產系統,新風井井筒工程正式開工,北井主通風機技改工程圓滿完成,正式投入運行;優化技術設計,在深部區域推廣全錨索支護,提高支護強度,緩解巷道變形。
為了提升標準化水平,他們嚴抓職工培訓,大張旗鼓地開展“全員安全思想意識、行為素質‘雙提升’活動”,制定了單位自主培訓+職教科專項培訓+現場實操培訓,增強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素質能力。
在冀中股份兩個季度的標準化驗收中,東龐礦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建成7個精品工程、3個精品機電硐室,位列公司第一,并成功承辦了股份公司開掘標準化提檔升級現場會、精品機房硐室達標推進會和全錨索支護工藝現場會,受到了公司領導和兄弟單位的一致好評。
煤銷6次打破歷史,銷售暢則利潤優
“要堅定不移推行精煤戰略,提高產品的價值和效益,真正把有力的市場形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 年初,在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會上,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印朝講到。
東龐礦以領導講話精神為指引,緊跟兩級公司“原煤提質、精煤增效”活動要求,發揮銷售龍頭作用和煤種資源豐富優勢,精益求精,做好“配煤”大文章,提質增效。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煤銷人員堅定不移走出去,千方百計拓市場,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電話、線上等方式密切與用戶的聯系,并通過線上發布信息、客戶介紹客戶等方式,增加客戶群體,擁有更多的銷售選擇權和定價主動權。今年上半年,他們開發了河南利源、河南順聚等新的優質客戶,煤炭銷售六次創新高,實現了產品即產即銷。
不但要把產品賣出去,更要賣個好價錢。為此,東龐礦進一步深挖效益增長點,持續以精煤產率、效益最大為原則,開展全煤種配洗配銷測算,研究不同煤種配洗方案,優化產品結構,科學配洗配銷,力爭實現有限資源效益最大化。
1月份開始,實施北井煤配洗2號煤,預計年可增收109萬元;
3月中旬以來,開辟的6號肥精煤成功投放市場,與最初計劃的原煤直銷相比,每噸增加收益170余元;此后,圍繞6號煤的開發與利用,實施6號煤與2號煤配洗、與9號精煤進行配銷等三項方案,預計年可增收近千萬元;
6月份,將西龐煤泥調至東龐進行干燥,扣除干燥成本和運輸成本,預計年可增收94萬元。
煤炭銷售創新高離不開過硬的產品質量。東龐礦兩個洗煤廠在煤銷煤質部門指導下,動態關注入洗煤質,牢牢抓住精煤灰分上限控制和煤泥灰分兩個關鍵指標,加強重介和浮選兩個環節操作控制,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精煤回收率。今年上半年,在原煤產量僅增加4萬噸、且優質資源減少的情況下,東龐礦精煤產量同比增加8萬噸,推動了礦井由增量增收向提質增收的轉變。
30個“增節降”項目,成本低則利潤高
眾所周知,收入-支出=利潤,要想利潤高,支出必須低,在這“一高一低”間尋求利潤最大。
為此,在經營管理上,東龐礦全面發動、全員參與,繼續打好“增節降”主動仗。
堅持項目化管理原則,深層次挖掘技術創新、工藝革新的創效潛力,選立過硬項目,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解決困擾和制約安全生產工作的瓶頸和難題,降低生產成本。截至目前,已完成“增節降”項目立項30項,預計全年可產生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在井下11采區和12采區深部,采用全錨索支護,有效控制巷道變形,每年可節約巷修工程支出684萬元。
在地面矸石電廠,研究實施摻燒西龐洗混煤,推動配煤摻燒精細化管理,降低發電成本,預計年可節支成本350萬余元。
在“抱西瓜”的同時,東龐礦勤“撿芝麻”,動員職工從崗位做起、從手頭做起,能用舊不領新、能自營不外委,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全面推行“度電管控”,從管理好每一度電做起,通過優化系統設計,避峰就谷,降低用電量,節約電費支出;機修廠分揀中心將升井物資細致分揀,對變形的鐵道、架子管、水管等進行調直,確保應揀盡揀,吃干榨盡;在井下需要木楔子、木墊板時,供應科使用井下回收的木料加工,節約材料費用近萬元……東龐礦每一位職工都在努力為礦井低成本運營貢獻力量。
星光不問趕路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懈努力,東龐礦業績輝煌,盈利創歷史最好水平。時光向前,奮斗不止,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冀中股份東龐礦 楊春香、高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