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做到了手到“病”除
春日的午后,筆者走進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機修廠電修車間,只見一群人圍著一臺待修的開關?!爸虚g那位老師傅就是你們要找的勞模——石聚云!”有人說。
順著別人指的方向,筆者看見了石聚云,他頭戴淡黃色安全帽,藍色的工裝洗得發白,戴著眼鏡,手握工具,正聚精會神地為徒弟們傳授電氣開關檢修要領的石聚云。
技術過硬,手到“病”除
石聚云工作了40年,一直從事井下電氣設備的故障檢修和安裝調試工作。他勤學苦練,自學了變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PLC、煤礦電工、煤礦安裝調試等知識。
平日里,常??梢娛墼齐S身攜帶一個筆記本,每次處理完電氣故障后,都會把故障現象詳細地記錄下來。通過分析,尋找最佳方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井下設備一旦出現電氣故障,就可以根據推理分析,準確地判斷故障點,真正做到了手到“病”除。
去年年底,掘進工作面風機變頻出現主備風機不能切換的故障,在場電工束手無策,正在休假的石聚云接到電話后,二話不說就下井趕往現場。根據現場情況,他憑借經驗得出結論,極有可能出現了問題,他立刻檢查通訊板和通訊線,果然發現有一處通訊線出現了短路。他迅速解決了問題,為生產贏得了主動。
(石聚云,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機修廠電修車間主任,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稱號,河北省邢臺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冀中能源集團十大技能大師。)
在東龐礦打造首個智能化工作面過程中,面對復雜的設備調試工作,石聚云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多次在遇到調試困難故障時,在井下連續奮戰長達12個小時。
石聚云的執著精神,讓他在漫長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成長,取得了累累碩果。他先后自主和參與完成了采煤機變頻器試驗平臺的升級、聯合大功率組合開關的大修、可控硅充電器控制系統改造、箱變控制系統改造等160余項技術改造革新。
傳承精神,帶徒育人
“憑我一己之力,再強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作為一名勞模,我要發揚勞模工匠精神,為企業多培養人才。這幾年,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帶徒育人’上,技術傳承工作成了我的工作重心。”石聚云說。
在礦領導的支持下,石聚云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打造了“東龐礦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針對井下瓦斯防治、機電管理、智能化礦山建設等,每年組織技術培訓不少于30場,培訓不少于700人次。如今,石聚云培訓過的學員分布在井上下各個技術崗位,如遇突發機電故障,個個都能進行現場處理,為保證生產連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石聚云的徒弟胡文鵬告訴筆者:“從師傅的身上,不僅可以學到設備檢修的基本知識,還有他那種孜孜不倦的勁頭和追求卓越的勞模工匠精神?!?/span>
(冀中股份東龐礦 羅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