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冀中:以“智慧”賦能 用“創新”增效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今年以來,山西冀中能源集團緊跟冀中能源集團戰略部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苦練內功、創新創效,不斷提升職工的業務技能和自主創新能力。一系列“小發明”“小創新”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累累碩果賦能礦井高質量發展。
“優制度”蓄勢又賦能。該公司以解決礦井安全生產中的實際難題為導向,加強研發投入體制機制建設,制定了《研發投入“三年上臺階、五年強實力”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建立研發投入剛性增長、科技成果轉化分享、研發投入目標考核、創新正向激勵和寬容失敗容錯等八項機制。同時,積極落實政府政策,歸集資金推動科技項目成果轉化,成立創新工作室,出臺《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管理辦法》,上半年,共歸集研發費用5930萬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14%,科技投入和研發費用大幅增長。截至目前,該公司共開展科研項目 42 項、標志性重大研發項目 2 項、重點研發項目 15 項,其中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在《煤炭工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進一步推動成果轉化創新創效,為礦井發展注入“正能量”。
“金點子”挖潛又降本。人人是創新之源、處處是創造之地。該公司以“挖潛增效、節支降本、提質增效”為立足點,在安全生產、方案優化、成本控制、節能降耗等方面,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將一個個“金點子”變成“金果子”。萬峰礦大力開展瓦斯治理新工藝研究,探索“以孔代巷”的瓦斯防治,將“兩堵一注”封孔方式更改為“兩堵一注一排”封孔工藝,強化了封孔質量,單孔抽采濃度達到20%以上。瑞隆礦機運科管理人員積極想辦法、出主意,在壓風主管路最低處增設“排水閥門”,全年可為該礦節省資金67.2萬元。凱川礦成立的機電創新工作室通過對架空乘人裝置無人值守進行改造,實現了全情景下安全、高效的自動運行,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和電費15.96萬元,節能降耗效果顯著。
“小發明”創新又創效。該公司大力開展創新創效活動,依托小發明、小創新、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活動,激勵員工從“小”做起。凱川礦以“五小改革”“五小發明”、修舊利廢等手段為抓手,將“崗位自律、班組自控、區隊自管、專業自治”的自主管理延伸到經營管理工作中,積極引導全礦職工養成“人人精打細算、個個當家理財”的好習慣。榮泰礦主井通過調整風葉角度,在滿足井下供風的同時,僅開啟一級電機,平均每月可節省電費2.75萬元,達到“降耗降本、降本促效”的目的。瑞隆礦創新研制的“電磁滾筒卸載運輸機”,在節省設備投入資金35萬元的同時,成功配套了井下短距離出煤的現狀,并實現了各施工出煤地點靈活使用的效果。
集眾人智慧,聚眾人之力。像這樣的小革新、小創造只是員工們踐行精益經營、深耕技術革新的一個縮影,該公司將持續拓展和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力,真正做到以“智慧”賦能,用“創新”增效,為企業安全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山西冀中能源集團黨群工作部 郭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