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2023年5月15日02版
云駕嶺礦技術攻關治瓦斯
“我們鉆機隊在12810副巷上隅角已經完成6個高位瓦斯抽放鉆場打鉆工作,打孔工藝改進后不僅工作效率高了,而且瓦斯濃度更是從原先的0.4%降低到了0.2%,實現了礦井瓦斯零超限!”5月 10日,云駕嶺礦鉆機隊技術員楊陽介紹道。
瓦斯是煤礦的“第一殺手”。該礦通過鉆孔技術改革、加大現場管理、加強鉆機隊伍實操培訓、優化正負考核機制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礦井打鉆效率,強化礦井瓦斯抽采工作,強化礦井安全生產。該礦12810副巷上隅角是高危瓦斯地區,是堅硬的全巖地質,打起孔來非常困難,傳統的打孔方式在開孔后遇到支護錨索,不僅破壞鉆機、鉆頭,影響鉆孔施工進度,而且造成了材料浪費、消耗人力物力。針對這一難題,該礦鉆機隊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利用班前會、班組長碰頭會,總結問題,摸索新的打鉆方法,最終在鉆頭上找到了“突破點”。在鉆到支護錨桿時將鉆頭及時更換為高強力高耐性的“金剛石取芯鉆頭”,攻克了錨索段后再變更為普通鉆頭,一道工序的小改變,不僅提高了打孔進度也避免了鉆頭的損壞,減少了材料的浪費。
該礦通過對鉆孔標準化查驗,鉆孔參數日分析等手段,實現鉆孔瓦斯抽采效果提升。定期組織通風區、地質測量組、鉆機隊召開鉆孔打鉆效果分析會,對瓦斯區域的地質條件、鉆孔施工條件、鉆孔施工參數和鉆孔軌跡等進行全面分析,為每個鉆孔施工提供技術指導。建立了瓦斯抽采鉆孔“一鉆一監督”機制,實施監督鉆孔開孔、打鉆、退鉆全過程,有效杜絕假打鉆、假驗孔,確保瓦斯鉆孔施工質量及抽采效果。
“原先都是三個班時才能打一個瓦斯抽放孔,自從改變了打孔工藝現在倆個班時就能打一個孔,不僅節省了工時,工作起來也順手了很多!”班長劉學太說道。
與此同時,該礦還將封孔工藝優化為“兩堵一注”,即先用85鉆頭完成100米的鉆孔孔深,再用133鉆頭進行擴孔16米,下89套管15米,用兩堵一注帶壓封孔工藝進行封孔。有效封堵鉆孔周圍圍巖裂隙,增加了單孔負壓,減少了孔口漏氣,大大節省了水泥凝固時間,提高了瓦斯抽采量。(高改花 祁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