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 長城網
聚焦“創”字增效益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淑村礦深化成本管控促發展側記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淑村礦聚焦“三大主線”目標,持續深化“增節降”活動,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重點,集眾智,聚合力,梳理節支降耗點和效益增長點,在創新創效上狠下功夫,為順利完成各項經營任務指標提供保障。
探索成本管控突破口
該礦著力強化內部挖潛,落實節支降耗措施,將成本精細化管控的重點放在技術革新、工藝優化、材料管控、降低生產成本上,切實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在井下生產中,172403工作面采用“優化端頭+超前支護雙錯聯合布置”工藝,實現回收三角煤3千余噸。對五采區延伸巷道穿層掘進采取動態支護設計管理,對不同層位巷道圍巖的軟硬程度采取動態支護,避免支護材料浪費。
設備組積極克服有限場地困難,戰高溫、斗酷暑,規范碼放、科學調配,20天完成了1臺采煤機、125架液壓支架、121節溜槽、490個連接銷等設備材料運輸,為后續工作面安裝結束做好了充分準備。
激活全員創效動力源
為引導干部職工做好技術創新工作,該礦深化“創新聯盟‘五色’攻堅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搭建小改革、小創新等平臺,深度挖掘職工中的小改小革、技術創新,獎勵職工優秀成果和職工合理化建議,引導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成本節約創效活動,實現全員、全過程降本增效。按時召開創新成果推介會,對“大斷面巖巷快速掘進技術應用”、“皮帶機頭吹塵裝置”等15個創新項目進行了推廣交流,并廣泛應用于生產實際。
“一臺電機就算是外委報修少說也得幾百元,如果我們能夠自己修理,就可以節約1萬多元……”設備組宋志強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打起了“鐵算盤”。該礦為使設備發揮最大作用,將創效活動與培訓相結合,深入開展以修代培活動,六月份累計檢修皮帶H架、饋電開關、自救器等設備29項,共節省修理費用120余萬元。
深入挖掘管理新潛力
“要規范井下材料、設備掛牌管理,杜絕管理弄虛作假。”礦長呂棟男在安全辦公會上講道。
為了提質量、降成本、增效益,該礦進一步完善和細化責任考核制度,按照“預算控制、節支獎勵、超支處罰”的原則,對各單位進行全面考核,提高管理水平。持續完善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平臺,對全礦設備進行登記,做到設備數量清、狀態明、屬性準。
該礦嚴格執行《關于物料回收及自制自修管理辦法》,對回收、自制自修物料進行清點驗收,依據物料原值單價20%至40%進行獎勵,激勵廣大職工積極修舊利廢,在材料發放過程中,真正做到“能用舊不用新、能修復不采購”。通過堅持物盡其用原則,對舊道夾板、電纜鉤、刮板等物料進行了回收復用,共計創效70余萬元,兌現職工獎勵10余萬元。(馬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