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梧桐莊礦:傾力打造技能提升“充電寶”
(梧桐莊礦職工書屋)
“職工書屋是我們學習專業技能的‘充電寶’,是我們業余生活中的‘打卡地’。”日前,筆者在參加梧桐莊礦舉辦的職業技能大賽時,聽到職工們這樣介紹屬于他們的職工書屋。
通過職工指引,筆者進入該礦職工書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用書架分離的小隔間,每個小隔間里擺放了造型各異的小茶幾和舒適的軟座沙發。身在其中,可以點上一杯免費的手磨咖啡,或者一杯熱茶,隨手從書架上拿出自己喜歡的圖書,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享受閱讀的快樂。
“我們礦工會啟動專項資金為職工量身定制了職工書屋,精心選購煤礦各專業書籍,以及文學藝術、歷史傳記等圖書,共計2萬余冊,定期更新職工關注度較高的報刊、雜志等,滿足不同職工求知啟智、休閑放松的多樣化需求。書屋自開業至今,每天都能迎來200多人次到訪。”該礦工會副主席張要鳳指著借閱臺賬介紹道。
依托職工書屋,該礦工會定期組織職工誦讀會、讀書分享會、青工學習交流會等活動,廣泛開展職工思想文化教育,努力把職工書屋打造成職工學習閱讀的“新陣地”、技能提升的“充電寶”和相互學習交流的“連心橋”。截至目前,職工書屋共開展各類讀書活動297場次,參與職工達到7300余人次。
該礦技術“大拿”張玉芳是職工書屋的忠實“粉絲”,也是職工書屋的受益者之一。他先后研發出“離心泵無人值守智能控制系統”“主井箕斗粘煤超載防范技術”等164項技術創新成果,其中11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本人先后榮獲能源行業“大國工匠”、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等稱號,在個人受益的同時,幫助企業解決了井下卡軌車變頻器遭環境干擾、機房噪音大導致信號聲混淆等難題。而堅持閱讀大量書籍,是他許多創新思路產生的源泉。在他的帶動影響下,有20名高級技工晉升為技師,4名技師晉升為高級技師,為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撐。
“張玉芳是我的師父,我一直踏著他的腳印前行。這幾天我在學習PLC編程,第一時間就想到來職工書屋借閱相關書籍,這本《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對我很有幫助,我想將學習成果與主井電控系統結合起來,爭取在無人值守領域尋求更大的突破。”該礦機電區電工一班副班長孫文躍邊向筆者展示他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邊自信滿滿地說。
此外,該礦工會還積極拓展職工書屋業務范圍,為13個基層單位開展“訂單式派送”服務。每周由各車間工會主席統計本單位職工所需書籍,通過微信工作群下單訂閱,并在各單位職工活動室設置“讀書角”,將礦職工書屋派送來的書籍標號碼放,方便職工隨時閱讀。
據統計,自“訂單式派送”服務開展以來,職工書屋書籍外借量由原來的每周200余本增加至600余本,廣受職工好評。
(索曉磊)
萬年礦:“1+N”服務,讓書屋“火”起來
(萬年礦職工書屋)
走進萬年礦職工書屋,柔和的燈光下,一行行錯落有致的“序言”引人注目,“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諄諄教誨鐫刻在書屋的醒目位置。
駐足停留發現,小小書屋里,窗明幾凈,陽光充沛,桌椅整齊,花草點綴其間,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清新的“文藝范兒”。該礦職工書屋藏書近萬冊,涵蓋了政治、經濟、歷史、科技等各類讀物,其中煤礦主體專業類書籍達1500余冊。
“為推進職工書屋功能作用綜合化,礦工會創新構建‘1+N’服務體系,‘1’是堅持以閱讀學習為主,;‘N’是豐富學習功能區,在書屋開辟朗讀留聲、演講評比、讀書沙龍、技能提升等功能區,實現職工書屋功能的延伸。”該礦工會副主席王澤軍介紹。
今年以來,該礦工會組織開展了“日讀千字、周寫一文、月學一書、年長一技”活動,不定期進行集中學習,每季度召開讀書交流座談會,實現職工書屋效能最大化。
為吸引更多職工參與閱讀、享受閱讀,該礦依托職工書屋,開展“閱讀分享”“經典誦讀”等活動。職工可通過讀書打卡、參加活動獲取積分,在每月的“積分開倉日”兌換禮品。
“我們根據職工建議,新增了有聲讀書平臺,深受職工好評。職工來到書屋,使用平板電腦打開讀書APP,戴上藍牙耳機就可以聽自己喜歡的書。”職工書屋管理員雷揚說。
走進職工書屋,前來休息、閱讀的職工你一言我一語,打開了話匣子。
“職工書屋是我放松心情的空間。我在書屋聽了一本《平凡的世界》,書中孫少平下井挖煤的情節,讓同為煤礦職工的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職工老段說。
“書屋是自我提升的平臺,我通過借閱《瓦斯檢查工操作流程》《瓦斯煤塵防治技術》,對瓦斯檢測儀器進行研究,自制瓦斯手持伸縮延長桿,在現場應用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工友好評。”通風區班長郝洋樂說。
“職工書屋是職工交流思想的場所,‘安全生產月’期間,我們幾個書友相互交流,一起編排了《安全生產三句半》,在‘咨詢日’當天表演給工友們聽,贏得了陣陣掌聲,也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女職工馬云說。
“唯有書香能致遠。下一步,礦工會將持續推進職工書屋建設,真正把職工書屋建好、管好、用好,在完善功能、規范管理和有效服務上下功夫,將職工書屋打造成職工的學習驛站、精神港灣。”該礦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江濤表示。
(路佳)
邢臺礦:以書會友,以文傾心
(邢臺礦職工書屋)
“這本書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
“這本書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
…………
一群愛讀書的職工圍坐一堂,或相互分享讀書心得,或一起討論技術路線,已經成為邢臺礦職工閑暇之時的生活常態。
為高質量打造職工書屋,該礦投入人力、物力,經過多次改擴建后的職工書屋面積達400余平方米,設有圖書借閱室、電子閱覽室、報刊閱覽室等功能區,同時成立職工書友會,定期開展主題活動,方便大家交流讀書心得體會。該礦職工書屋共有藏書1.3萬余冊、報刊50多種,其種類涵蓋社會科學、專業技術、文學等。
為滿足不同閱讀群體的實際需求,職工書屋設立意見簿,根據職工的意見反饋,有目的、有計劃地購進各類圖書,及時發布書庫信息,每年更新、增加圖書達500多冊。據統計,目前平均每天來職工書屋借閱圖書和下載電子書的職工達300人次。
“工作之余我喜歡來書屋坐坐,在這里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和書友會的書友們一起交流討論,開拓思維,增長見識。”來自一線區隊的青年職工李楊說。
以書會友,以文傾心,書友會是該礦為喜愛讀書的職工專門打造的交流、成長陣地。書友會以職工書屋為依托,廣泛開展讀書競賽、演講比賽和各類評選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掘進預備隊職工秦延杰利用在書友會討論時得到的啟發,完善了自己的備賽方案,在冀中股份公司2023年職工技能大賽中一舉奪得支護工組第一名。
“很高興能在技能大賽中為企爭光,這項榮譽的獲得不僅源于日常的積累,更多來自企業的支持和書友的幫助。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我會去職工書屋借閱一些專業書籍,認真記錄所思所想,在書友會上與大家分享。”秦延杰說。
該礦還組織廣大讀書愛好者成立了職工文藝協會和職工文學協會。并鼓勵會員在《工人日報》《中國煤炭報》《冀中能源報》等報刊發表作品,放飛文學夢想。
“我經常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寫下來,也喜歡閱讀各種名家經典,從字里行間了解大千世界,遇到有意思的內容,我會記錄下來與書友們分享。”邢臺礦安管科副科長張愛民說。
(耿郁涵)
東龐礦:書屋全覆蓋,讓悅讀“觸手可及”
(東龐礦職工書屋)
近年來,東龐礦以建設“書香東龐”為主線,在單身標宿樓、生活區各建成一個職工書屋,在各基層區隊設立多個職工書架,讓想讀書的職工隨時隨地都有書可讀。
“在等待開會的間隙,我一般會去職工書架轉轉,翻看一下近期的雜志,利用碎片化時間了解一下行業最新動態……”綜采一隊職工雷建龍說。
雷建龍口中的職工書架,分布在東龐礦各基層區隊,共有51個。書架擺放著各類書籍,包括安全生產、煤礦專業技能、小說散文等,可以滿足職工閱讀學習的需求。
職工書屋定期開展讀書交流分享會、讀書筆記評比、主題征文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幫助職工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
“雖然現在網絡發達,電子產品占據了人們的大部分業余時間,但有一個地方能讓我靜下心來鉆研專業知識,感覺特別充實。”職工書屋里,雷建龍感慨地說。
溫聰是該礦去年新來的大學畢業生,閑暇時總會來到職工書屋看書。“無論是機電專業書籍還是文壇大家的小說、散文,想要看的書這里都能找到。”溫聰開心地說。
為更好滿足職工家屬的閱讀需求,該礦在生活區建成了占地面積330平方米的職工書屋,現藏圖書11200冊,常年訂閱報刊48種,并引進了電子圖書館管理系統,方便職工家屬借閱。
“晚飯過后是人最多的時候。家長下班了,孩子也放學了,全家出動來書屋的有很多,現在讀書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職工老趙表示,飯后到職工書屋打卡已成了他們家的日常。
為深入了解職工需求,該礦在職工書屋設置留言簿,收集的意見建議在“礦長接待日”上報礦領導,由主管礦領導進行答復。
“很多外地職工周末不能回家,為保障他們周末讀書的需要,可以通過招募志愿者管理的方式來延長書屋開放時間,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職工自由出入。”
”我們在寫科技成果報告、論文時,經常需要訪問學術資源網站,希望礦上能購買學術類電子期刊,滿足職工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
“職工的心聲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們要更加貼近職工、貼近實際,保證職工及時獲取最新知識,讓全員閱讀成為東龐礦的新風尚。”該礦黨委書記王鋒表示。
(羅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