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4版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礦應用綠色采煤方式解放“三下壓煤”
地面選好關鍵層注漿充填“壓下托上”
“我們通過進一步優化設計和應用覆巖離層注漿充填技術,將921104工作面42萬噸可采儲量變成103萬噸的實際儲量。”近日的一個早會上,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礦礦長申扎根向大家宣布了這一好消息。
大社礦已有65年開采歷史,采掘接續問題日益突出。建筑物下、水體下和鐵路下壓煤開采,一直是制約生產的“攔路虎”。對此,大社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巖層移動與綠色開采”課題組合作,應用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緩解采掘接續壓力。
應用新技術開采壓覆煤炭
“921102工作面在大淑村村莊保護煤柱范圍內,壓覆煤炭資源多,開采影響民房數量也多。若采用傳統的長壁垮落法開采煤炭,將對建筑物造成嚴重破壞。如果不開采建筑物下的壓覆煤炭,勢必會造成資源浪費,影響正常采掘接續。”時任大社礦總工程師任立武說。
據了解,2020年,大社礦各類保護煤柱壓煤量近1800萬噸,其中村莊壓煤量達1387.2萬噸,大淑村煤柱壓煤資源量達1134.4萬噸。
2020年4月,大社礦在921102工作面首次采用了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即在開采過程中,找出控制地表沉陷的關鍵層,超前采用向關鍵層裂隙高壓注漿的方式,對層體進行壓實注漿充填,將關鍵層下方碎脹的巖體壓實形成支撐體,起到‘壓下托上’的作用,確保上覆巖層不破斷,從而有效解決因采煤導致的地面沉陷問題,保障地面建筑物安全,達到不遷村開采的目的。”申扎根說。
“應用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僅需在地面建設充填泵站、鋪設注漿管路、施工地面鉆孔即可,無需任何井下工程。該技術是目前煤炭充填開采技術中充填成本低、開采效率高、水資源和建筑物保護效果較好的一種綠色采煤方法,可有效解決礦區遷村采煤難度大、費用高,企業和地方群眾關系復雜的難題,符合我礦高效率、低成本充填采煤的實際需求。”大社礦技術部負責人趙勇說。
921102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十一盤區,傾斜長度為158米,走向長度為750米,主要開采煤層為2號煤層,地質條件復雜,裂隙發育。
“我們在該工作面共施工布置了7個鉆孔,其中4個定向孔、3個垂直孔,嚴格按照覆巖離層注漿工程設計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注漿效果顯著。”趙勇說。
施工過程中,他們借助在地表布置的3條觀測線,實時監測地表變形情況,及時調整注漿計劃。2021年10月,921102工作面回采結束時,地面建筑物損害程度保持在安全標準范圍內,減沉效果明顯。同時,921102工作面采出壓覆煤炭資源53.1萬噸,創造經濟效益超2億元。
創新覆巖離層注漿技術方法
盡管有了921102工作面成功應用的經驗,可921103工作面一條較大斷層的出現,讓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的應用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條斷層落差達4米至16米,對上覆巖層完整性影響較大。前期施工的4個鉆孔多數布置在斷層上盤,對上覆巖層離層孔間加固較多,而對斷層下盤區域充填不足,導致部分監測點下沉速率較大。
“我們充分結合實際情況,重新加設鉆孔,對下沉速率大的區域進行特殊加固,有針對性地加固斷層下盤,使斷層上盤下盤都得到加固,有效保障了覆巖離層注漿效果。”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劉義永說。
據了解,大社礦創新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方法,不僅有效掌握關鍵層判別、注漿層位選擇、注漿時機把握、注漿壓力和擴散范圍控制以及注漿材料選擇等環節,而且在工程監測、項目管控、效果評價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控制流程和方法,滿足了對建筑物保護的沉陷控制要求,實現“三下”煤炭資源安全綠色開采新突破。
截至目前,大社礦已先后在921102工作面、921203工作面、921103工作面和921104工作面應用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大社礦“三下”采煤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從最初的30%提升到如今的60%左右。
“下一步,我們將陸續在村莊保護煤柱下的921202工作面、921206工作面、921208工作面等應用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技術,預計增加煤炭可采儲量320萬噸。”申扎根說。(魏海霞)